第15版:百姓写手
 
 
 
2014年1月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父亲是一座山

  小的时候,父亲在我心中就是一座高山,他伟岸、高大、挺拔,高不可攀。在单位,父亲是业务骨干、行家里手;在家中,父亲是顶梁柱,无论在家庭收入还是教育子女等方面,都无可挑剔,可谓是十里八乡的能人、聪明人。

  父亲是上世纪六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市农机局工作,勤奋,爱钻研。当时全市范围内农机数量还不是很多,农机修理人才奇缺。但凡各乡镇农机出现了问题,都请父亲去修理。不管路程多远,父亲都欣然接受,乐此不疲,从不收别人的好处。

  八十年代初,不少行政机关都积极兴办企业,活跃市场经济,父亲所在的单位也成立了木材销售公司,要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很多干部都不愿或者不敢接此重任,父亲却主动请缨,毅然走马上任当上了总经理。在父亲的苦心经营下,头几年生意还算红火,利润丰厚,父亲都按规定上缴了国家。同时,父亲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组织附近的村民成立了周口市第一支农民运输队,父亲成为了全市有名的农民致富带头人。

  哥哥大专毕业以后,看到父亲从商带来的收益,要子承父业,而父亲却不同意,教导哥哥:“不要只看中金钱,钱财乃身外之物。你要好好学习,将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在父亲的鼓励、支持下,哥哥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曾任市体育局拳击总教练,先后培养了多名全国拳击冠军。

  父亲对我的期望很高,希望我能考上名牌大学。高考第一年,我不争气只考了一个大专。父亲拉着我的手说:“只要你锲而不舍,咬定青山不放松,爸相信你一定能成功!”在父亲的鼓励下,第二年我如愿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父亲不放心我一个人出远门,坚持要送我到北京,而我则坚持单独到校报到。一番争执后,父亲妥协了。第二天,我背起行囊辗转漯河,买了一张火车站票,经过16个小时的颠簸,与其说是站到北京还不如说是被挤满车厢的人群“抬”到了北京,脚都触不到地。到达北京时,感觉浑身骨头都散了架。出了站台,沐着朝阳,回首遥望北京站,我突然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父亲就是这样偷偷地跟着我,同样也是被人群“抬”到了北京,同样彻夜未眠!我不知道连我这样一个20岁的小伙子都快支撑不住的颠簸,一个50多岁的老人又是如何承受下来的。看到父亲满身疲惫,满脸沧桑,皱纹也好像突然爬满了额头,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热泪盈眶……

  在父亲的严格教育、倾心培养下,我们姐弟四人先后考上了大学,有了很好的工作。我深深地懂得,在我们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父亲殷切的期望,离不开父亲无私的奉献。其实,哥哥在北京体育大学进修的时候,父亲的公司经营状况就出现了严重问题,后来公司倒闭,欠下了十多万元的债务。父亲将家里的钱全部拿出来偿还公司债务,而家庭的经济状况却一落千丈。虽然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好,但父亲始终把支持我们兄弟几个读书上学放在第一位,不管他自己吃多少苦,受多少累,他从不向别人诉说!也许正是父亲这种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和不可战胜的人格魅力才不断激励、鼓舞着我们茁壮成长,护佑着我们家这艘诺亚方舟从浅滩驶向深蓝。

  人们常说,百善孝为先。爷爷是一名军人,在抗日战争中牺牲了。在我很小的时候,奶奶不幸摔断了腿,为了给奶奶治病,父亲拉着架子车,跑遍了全市大小医院,后来听说一些地方有偏方,就又拉着奶奶到各县、乡去贴膏药,每周一次,两年间从不间断,但奶奶最终还是没能丢掉拐杖。

  父亲一生朴实无华,也没有豪言壮语,但他却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首人生的壮丽诗篇。有人说,父亲是一盏明灯,也有人说父亲是一座丰碑,但我说,父亲是一座山,是一座永远也无法超越的高山,那座山里有无尽的宝藏……

  (陈奎 河南省公安厅法制总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广 告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视觉印象
   第05版:城事社区
   第06版:热线便民/公益
   第07版:国内综览
   第08版:国内深读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体育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读 书
   第15版:百姓写手
   第16版:闲情/广告
   第17版:楼市家居
   第18版:楼市动态
   第19版:楼市/深读
   第20版:楼市/资讯
   第21版:时尚/潮流
   第22版:家电/回顾
   第23版:家电/展望
   第24版:楼市/广告
父亲是一座山
流年·暖月
锅 盔
妈妈的爱
煲一碗鸡汤给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