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宋风
8月6日,在周口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教育局局长张学成介绍了我市教育的总体情况。针对社会各界关注的中心城区入园难、入学难、大班额、择校热,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贫困学生资助,中心城区招教等热点问题,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向参会的媒体记者一一作出解答。
新建“三校两园”
缓解中心城区大班额问题
记者:即将进入一年一度的新生入学季,周口中心城区入园难、入学难、大班额、择校热等问题,受到市民广泛关注。
市教育局副局长于秀邦:造成中心城区入园难、入学难、大班额、择校热等现象的主要原因有3个方面:一是学校资源不足。中心城区学校建设滞后于城市建设和人口增长,“生多校少”直接导致出现大班额问题。二是建设标准不高。主要表现在中心城区现有的中小学校及幼儿园占地面积小,硬件落后。三是学校发展不均衡。优质学校数量少,布局不合理,教育质量不均衡,这也是导致大班额的重要原因。
为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中心城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实施意见》,决定2013年至2015年中心城区新建各类学校53所。今年,市政府斥资5亿元,全面启动中心城区“三校两园”建设,建成投用后增加学位近万个,可有效缓解中心城区大班额和择校热问题。
组织招教考试
补充一批新教师
记者:今年7月份,周口中心城区招教考试笔试结束,此次中心城区计划招教930人,招教人数创下10年来新高,这次招教考试已成市民热议的话题。
市教育局局长张学成:本次招教是为了解决中心城区大班额、入学难等问题而实施的一个配套跟进措施。一方面,中心城区现有学校按照师生比测算缺编严重;另一方面,在建设新学校、改建扩建老学校的同时,必然要招聘一批新教师。今年的招教数量比较大,除中心城区统一组织招聘930人外,川汇区要招教150人,文昌中学要招教50人。
为了保证招教考试的公平公正,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组织成立了招教领导小组,对重点环节和具体细节问题安排周密、部署到位。人社、编制、教育等成员单位密切配合,分工负责,采取与高考相同的管理模式,出台处理规定,对发现的违规违纪考生严肃处理。同时,全程对比考生信息,在报名、笔试入场、笔试结束、面试和上岗5个环节,采集考生本人基本信息,每个被录用人员必须达到“五对照”。
6个月查处
27名顶风违纪在职教师
记者:乱收费、乱办班、乱补课现象被称为教育“三乱”,该现象在中心城区个别学校、个别教师身上长期存在,饱受市民诟病。
市教育局纪检书记郭素萍:针对教育“三乱”现象,今年3月初,市教育局联合纠风、审计等部门,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了为期6个月的教育“三乱”集中治理活动。凡是发生教育“三乱”行为被查实的责任教师,取消当年奖励性绩效工资,取消3年内晋级和评先评优资格,同时,视情节分别给予行政记过、降级、调离工作岗位直至开除公职处分。凡是学校发生教育“三乱”行为被查实的,取消该校年度评先评优资格,给予校长记过以上处分。
截至目前,市教育局纪检组共受理群众举报、投诉案件51起,对顶风违纪的27名在职教师分别给予了行政警告、降低专业技术职务处分,查处并清退违规资金33.4万元,对全市教职工形成了有力警示震慑,教育“三乱”现象得到了一定的遏制。
贫困生资助
实现全覆盖
记者:目前,我市贫困生能享受哪些资助政策,资助的覆盖面和力度怎样?
市教育局督学张学伟:目前,全市建立健全了从小学至大学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从制度上建立了不使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失学的“防护网”,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应免全免、应补尽补”,只要家庭困难、符合资助条件的我市贫困生,都可以得到国家专项资金的资助。
目前,全市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生全部实行了“两免一补”,农村中小学校所有在校生免除学杂费,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惠及学生152万人。如今,我市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从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职业学校到高等院校已经实现全覆盖,按照国家规定的政策标准,对各学段家庭困难学生实施金额不等的资助,惠及学生160万人。
同时,我市启动了贫困大学生生源地贷款项目。市、县两级建成服务大厅,7月1日至9月20日的工作日中,为应届和往届大学生提供办理贷款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