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报记者 张擘 宋风 文/图
8月16日,周口晚报刊登报道《轮椅捐给有需要的人》后,市民赵女士致电本报称,她曾经资助过的商水县黄寨村村民胡安民的妻子和儿子均因病行动不便,一家人很希望拥有一辆轮椅,并向记者提供了胡先生的联系方式。
实现心愿
找到最需要轮椅的人
根据赵女士提供的电话号码,记者与胡先生取得了联系。电话中,胡先生说,他的妻子因早年患有类风湿,导致身体变形,行动不便;今年18岁的儿子身患风湿性关节炎,由于家庭条件困难,儿子的病没能得到有效治疗,导致双腿股骨头坏死,失去行走能力。胡先生说:“我今年已经58岁了,平时要在家照顾病人,想出去打工挣钱也是力不从心。”
听完胡先生的叙述后,记者与胡先生所在的黄寨村村党支部书记李大顷通了电话。李大顷介绍的情况,印证了胡安民的困境。李大顷说:“胡安民一家人生活非常困难,常要靠同村邻里的资助维持日常生活,为了缓解他们的困境,村里还给他们办了低保。胡安民的儿子得病之前,学习成绩非常好。可惜因为生病辍学了。后来为了给儿子治病,胡安民一家人离开了村子,现在暂住在袁老乡教会。”
记者告诉李大顷有人愿捐赠轮椅,胡先生的儿子符合捐赠条件。李大顷向记者表达了对捐赠人的感激:“十分感谢这位捐轮椅的好心人,希望胡安民的儿子有代步的轮椅后,还能回到学校继续读书。”
意料之外
受赠人想当面致谢
捐赠轮椅的事说定后,胡安民得知要捐给儿子轮椅的王传青家庭条件也非常困难,并且目前还在医院治疗的情况后,执意要去医院,见见这位好心人,当面表示感谢。他与记者商定,8月17日上午一同前往周口市中心医院。
8月17日7时许,胡安民骑着他最值钱的家当——一辆淘粪用的机动三轮车,从袁老乡出发,一个半小时后,出现在与记者事先约好的见面地点。在三轮车后座,一名瘦弱的中年妇女倚坐在被褥上,那是胡安民行动不便的妻子,得知好心人愿意为他们捐赠轮椅,她也想来看一看。
动人一幕
唱支小曲谢兄弟
随后,记者与胡安民前往市中心医院骨科病房二区。捐赠人王传青躺在病床上挂吊针,病床旁放着一台血压监测仪,正实时监控。王传青的主治医师樊医生向记者介绍,王传青接受手术治疗后,恢复得很好,下一步要面对的就是对尿毒症的治疗了。眼下,王传青由于感冒引起血压升高,医生正为他输液观察。
记者为双方做了介绍后,胡安民向王传青连连表示感谢,并祝愿他早日康复。随后,病床前的两个中年男人相对无言,沉默片刻,一直表现腼腆的胡安民忽然面向病床上的王传青,唱起了小曲。王传青随即闭上眼睛,手指合着节拍,安静地享受这一时刻。低沉的歌声在病房内缭绕,唱到最后,病床上的王传青也跟着歌声念念有词。记者瞥了一眼病床前的血压监测仪,监测仪显示,王传青的血压高压从刚见面时的150升到了160。
把轮椅交给胡安民后,王传青对他说:“胡大哥,我也受到过很多好心人的帮助,真的很感激他们。现在我把这份爱心传递给你,是希望把他们的爱心传递下去。”
即将离开病房时,同是天涯沦落人的两个男子已是兄弟相称,双方互相留了电话号码,约定今后保持联系(如图)。
新的期盼
望儿子能自力更生
在病房大楼的楼下,胡安民向因行动不便、不能一起上楼的妻子讲述了刚刚的经历。老两口不断落泪,念叨着:社会上还是好心人多。
据胡安民和他的妻子介绍,他们的儿子学习成绩优秀,和大多数年轻人一样,喜欢电脑和音乐,即使身处困境,也不愿让自己父母求别人。“别说是求别人,为了孩子,我们什么都愿意做。”胡安民的妻子说着,又哭红了眼。
在一旁的胡安民说:“现在有了轮椅,以后孩子就能经常出来晒晒太阳了。”
胡安民两口子希望,将来能让孩子学点技能,以后也好自力更生。不知晚报读者是否能为他们出谋划策,或提供一些帮助。请热心人拨打胡安民的电话:13140668070或晚报热线8289999。
本栏目主持人
徐松 135922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