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敞整洁的街道
核心提示
淮阳县葛店乡朱庄村,距县城17公里,辖6个自然村,2300人。在记者去朱庄村之前,听人说该村经过统一规划、搬迁合并、集中居住,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住环境,建设得非常漂亮。当时记者心想,平原地带的一个村庄会有多漂亮呢?12月13日,记者带着好奇踏上了去朱庄村的路。
□晚报记者 朱东一 文/图
1
生态宜居村庄美
从葛店乡政府向南行驶大约3公里,记者来到朱庄村。记者一踏进该村,就发现这里花园式的村庄与之前见到的村庄反差强烈,令人震撼。
朱庄村的主干道呈“十”字形,街道两旁是一排排门面房,门面房的后面是村民的小院,他们的房前屋后都种有绿化树或果树。这里环境整洁、空气清新,道路成网、绿树掩映,那一栋栋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和平坦宽阔的道路,使得朱庄村看起来像一幅风景画,呈现出一幅令人神往的美丽乡村景象。
2
村民圆梦幸福生活
朱庄村到底美在哪儿?恐怕作为一个访客很难用语言准确形容它,真正感受到它美丽所在的,只能是居住在这里的村民。
村民程进章今年62岁,骑着电动车忙完农活往家赶的他,见到记者一行显得非常热情。谈起他家现在的生活状况,朱进章乐呵呵地说:“现在俺村比过去好得太多了,你看村里的路,那可是下雨不踩泥,路上没积水呀!”
记者跟随朱进章来到他家,看到小院干净整洁,电视、冰箱、空调、电脑等家用电器一应俱全,自来水、有线电视、沼气池应有尽有。“在俺村,每家每户都是这样,我感觉现在的日子和城里人没什么区别。”程进章说。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尽管朱庄村内有服装厂、养猪场以及自来水厂等企业,但村里多数青壮年都选择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老人、妇女和孩子如何解决治安保障这一问题呢?一位村民告诉记者:“俺村一到晚上路灯都会亮着,路边还安装有很多摄像头,村里都没丢过什么东西,在俺村,可以说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
朱庄村的村民,现在的日子过得不仅幸福还很舒心。村里除建有完善的生活设施,还建有文化娱乐场所。在朱庄村的南面,有诊所、学校、敬老院以及文化大院,而在文化大院里,还有健身器材、文化书屋、戏台等。
想了解种地科技知识,村民会到文化大院里的文化书屋翻阅农业科技书籍。想锻炼身体的村民,也会到文化大院的健身器材上健健身。村民张永常今年60多岁了,他说:“村里的老头老太太,茶余饭后总喜欢三三两两围着环村路走上一圈,或到文化大院锻炼锻炼身体。一到晚上,由于俺村的路灯一直亮着,就连外村的老人都来这里玩。”
据说,朱庄村的村容村貌、生活条件让附近村民羡慕不已,就连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别人一听说他是朱庄村的,这个小伙子立马会变得“炙手可热”。
3
小村“蜕变”有故事
现在的朱庄村,是一个令人羡慕、让人赞叹的美丽村庄。目前,该村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规划占地20公顷,1000余亩。建成的同时,实施“一池三改”,沼气入户率达到99%,确保村内卫生整洁。同时,村内道路全部进行硬化,建设排水系统,发展商业,完善学校、医疗、文化大院等基础建设。
看着这个美丽的村庄,人们很难想到过去的它会是什么模样。村民说:“过去的朱庄乱、脏、散、穷。2300多人的村子,零零落落地分散成6个自然村。”
朱庄村之所以变得如此美丽,那是因为它在“蜕变”过程中有很多故事。
故事的开头要从2003年5月说起。时年23岁的程维亮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村委会一班人通过认真调查,反复论证,算了这样一笔账:如果将6个自然村集中到一起,村民房屋占地将不到300亩,可以腾出来1200亩土地,不仅节省土地,还能够优化村民居住环境,为经济发展腾出空间。程维亮说:“当初年轻,敢想敢干,一开始的时候工作真是太难干了,后来经过努力,我挨家挨户地跑,最终村里人都同意了。”
然而,搬迁村庄最困难的是拆房子。这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全村456户人家、2300多口人,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可想而知。当时村民都担心地说:“万一搞不成,留下个烂摊子怎么办?”
采访中,程维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朱庄村发展到现在,形成现在的规模真是太难了”。程维亮前几年在老村建了一栋两层小楼,花费18万余元。但为了支持新农村建设,他首先把自己的楼房拆了。之后,程维亮一家一家地跑去做思想工作,直至顺利完成全村旧房拆迁工作。
朱庄新村建成后,很快实现了通水、通路、通电话、通有线电视,并通过招商引资,建成服装厂等多家企业。程维亮告诉记者,今后该村将继续加大招商力度,建设集贸市场、企业、蔬菜大棚等,让留守的村民都有可观的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