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学习在“读书”
□晚报记者 郭坤 文/图
位于周口东新区的周口市图书馆如今人气十足,来这里借书、看书的市民越来越多,节假日尤甚。
不过,在这个人气很旺的图书馆里,却有一个阅览室很少有人涉足。
这是一个特殊的阅览室,里面摆放的是很多人看不懂的“无字天书”。这些特殊的书籍不是让普通人用眼睛看的,而是提供给盲人,让他们用指尖“阅读”的。
2800多种盲人图书、496种视听文献涵盖多个知识领域
这个盲人图书阅览室位于周口市图书馆的二楼,建筑面积150平方米,摆放有2800多种5600多册盲人图书,以及盲人视听文献496种,涵盖中外名著、生活常识、实用技术、畅销小说等多种类别。6张阅览桌和24把阅览椅供盲人在这里“阅读”。当然,这里的书籍也可以外借。
除了这些书籍和视听文献之外,这里还有一台盲人刻录机、一台盲人点显器、一台盲人有声阅读机和助听器、耳机等设备,极大地方便了在这里“读书”的盲人。
“由于身体残疾的影响和外界环境障碍,盲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存在较大困难。为了方便盲人获取信息,我们投资43万元建成了我市这家盲人图书阅览室,于2013年8月投入使用。”图书馆馆长李佳告诉记者,阅览室虽不大,但这里的盲人书籍藏书量“在全省公共图书馆中是最多的”。
文字可以转换成点和声让盲人识别
打开摆放在这里的书籍,你会发现内页没有一个字,全部都是一排一排的小点点。这些看似没有任何规律且带有凹凸触感的小点点,只有懂盲文的人才能通过指尖的触摸“读”出它的内容。“这些书籍只能竖着摆放,不能平放堆积,因为长时间的堆压会影响到凹凸点的触感。”李佳说,盲人“读书”其实就是摸书。
阅览室里的刻录机、点显器、有声阅读机可以使盲人触摸的点、普通人眼中的字,以及耳朵能听的声实现神奇地转换。电脑上的文字资料通过盲文编辑软件后变成盲文,可以通过刻录机打印出来,成为盲人手中的盲文资料;点显器有着一排触点,连接电脑后可以识别电脑上的文字资料,通过自身触点的不断变化让盲人“读出”内容;有声阅读机的工作原理类似扫描仪,文字资料被扫描后,直接转化成声音读出来。
阅览室的人气并不高
尽管盲人在这里“读书”很方便,但李佳告诉记者,阅览室开放已近1年,但来这里的盲人屈指可数,较之其他阅览室,这里很冷清。
“主要原因可能是我市懂盲文的盲人不多。”李佳说,还有一个原因应该是盲人出行很不方便,而这里又远离市区。
记者了解到,为了方便盲人“阅读”,图书馆可以送书上门。“有‘阅读’需要的盲人,可以电话通知图书馆,我们会送书上门。”李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