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王伟宏 刘彦章 周口广播电视台记者 张一鸣 王欢
从30岁开始,15年青春化爱心,一茬接一茬,一代接一代,从蹒跚学步到懵懂少年,她用心灵的雨露滋润着留守儿童的心田,数千名孩子都喊她“朱妈妈”;
她带出的学生健康、快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学校教育理念和教学成绩在淮阳县甚至全市堪称一流;
为了办成全乡一流的学校,几年来,她欠下的外债达到170多万元,被乡亲们戏称为“百万身价”校长;
她以自己的操守,以慈母般的情怀,赢得了附近67个村庄村民的真心爱戴;
她说:“培养孩子,人品最重要。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付出的最好答案。”
她就是——
在淮阳、郸城、沈丘三县交界处,有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这所包含幼儿园和小学部的农村民办学校,全校974名学生中80%以上是留守儿童。这所充满爱的教育乐园,10多年来,一直被附近的父老乡亲看作“留守孩子的天堂”。
4月28日、5月29日、6月1日,记者三次走进这所偏僻但充满魅力的学校。
下课了,校园内一片欢声笑语……
见到记者,这些学生并不怯生。儿童的天性、纯洁的心灵、如花的笑靥、可爱的面孔……纯真与感动,在这个10亩多的校园里尽情流淌。跳皮筋、拿大顶、布包锤、跳街舞,孩子们在无拘无束地嬉戏。看到校长走过来,便纷纷围上去,要求记者拍照合影。朱秀霞亲热地把孩子们揽在身边。刹那间,幸福和快乐,定格在她灿烂的笑容里。
温婉、贤淑、聪明、灵秀,她的慈爱让人如沐春风,惬意而又温馨。由养育自己的孩子而爱上更多的孩子,这是朱秀霞办学的起因。15年悄然过去,却仅仅只是开始。其间经历了怎样的辛苦?怎样的付出?她自己并不想回忆。
一袭弱肩,呵护千家儿童。
15年,朱秀霞以精卫填海、春蚕吐丝般的精神,为孩子营造着一个个温暖的爱巢,在为孩子遮风挡雨的同时,呵护着孩子们的心灵天使般快乐地成长。
1999年,朱秀霞不足七个月的儿子出生时只有1.3公斤,这一年她30岁。为照顾好儿子,朱秀霞辞去了郸城县铁合金厂全民工的工作,在冯塘职高幼儿园做起了临时工。她说:“做了母亲,我深深体会到,孩子在一个家庭中有多重要。每一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甚至是一家几代人的希望!”
幼儿园打工的经历,朱秀霞也被孩子的纯真、可爱深深感染。工作中,她注意到,这里位置偏僻,附近七八里没有一所正规的小学。由于很多年轻人外出打工,留守在家的孩子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孩子与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一起生活。有些家庭,由于家境贫寒,孩子到了上学的年龄也没人管;有些留守儿童上学了,爷爷奶奶天天要跑十里路接送,十分辛苦;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普遍偏差,有娇纵、任性等坏脾气,在性格发育方面存在隐忧。朱秀霞经过观察思考认为,这些孩子的监护人年老体弱、文化低,他们能做的,仅仅是给孩子煮饭、洗衣,至于如何教育孩子,根本无从谈起。
“庄稼误误一季,孩子误误一生”。出于一个母亲的本能,朱秀霞决心在家乡办所幼儿园,把这些留守在家孩子的健康成长当做自己今后要做的唯一大事。
2002年,朱秀霞在冯塘乡街上租房,创办了第一所幼儿园,来这里的20多个孩子全是留守儿童。到了下半年,又有几十个留守儿童送了过来。由于房间不够,她只好把幼儿园搬到了乡政府旁边一所面积大一些的民房中。由于对孩子照顾周到,再加上采用的教法先进灵活,2003年下半年,朱秀霞办的幼儿园,学生一下子激增到200多个。2005年,朱秀霞的学校不得不再次搬迁。而这次搬迁的地点是乡兽医站,位置在冯塘乡陈庄行政村,距离乡政府大院大约1华里。
这是一个占地10亩多、废弃已久的园子。年久失修的瓦房破烂不堪,有的屋顶已经塌了。村民长期在这里取土形成的深深浅浅的坑,下雨后留下腰深积水。到处疯长的一人多高的荒草中,掩盖着断砖烂瓦和各种粪便垃圾。只有一个暑假的时间,运土垫坑、铲除杂草、清理垃圾、整修房屋、拉起围墙,所有这些事情都要朱秀霞一件一件去做。夜以继日,朱秀霞经常连饭都顾不上吃,累得躺在地上一动不动。临开学的半个月,她又用白灰把旧房子粉刷一遍,把屋顶用防雨布全部钉上,这就成了孩子们最初的教室和寝室。而餐厅是没有的,学生们只好在院子里露天就餐。开学后,由于学校的老师少,朱秀霞既当孩子们的生活老师,又当孩子们的学习老师,还要忙着准备孩子们的一日三餐。到了晚上,她还要给每个孩子洗脚,照顾他们睡觉,只能休息几个小时。但看到孩子们一个个甜美地进入梦乡,疲惫不堪的朱秀霞觉得,所有的付出——值!
2006年上半年,刚刚喘口气的朱秀霞决心改善学校的环境,让孩子们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读书,在平坦的操场上自由自在地玩耍,但她手里只有2万元。靠着东挪西借,以及钢筋、水泥、楼板全部赊欠,一座2层12间的教学楼在学校东南角建起来了,这是她建的第一座楼房。新教室投入使用的那天下午,不堪重负的朱秀霞口鼻流血,手脚瘫软,口不能言,累倒在学校的水池边。后来被公婆用架子车拉回家,喂了一碗粥后,才能动弹。
2006年新学年开始,来这里读书的孩子大部分只有三四岁大,朱秀霞整天像个保姆一样悉心照料着孩子们。一到晚上,朱秀霞给70多个住校的孩子洗完脚后,11点多才能休息。睡觉时,朱秀霞的腿上用纱巾绑着个睡觉爱掉床的孩子,怀里搂着个夜晚爱哭的孩子,几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
农村停电是常有的事儿。夏季酷暑逼人,寝室里安装的电风扇不能正常工作,孩子们怎么能安然入睡呢?朱秀霞和老师们就把床上的凉席一张一张地铺到院子里,给孩子们扇着扇子,看着孩子们入睡。等天快亮的时候,她和老师们又担心孩子们着凉了,又一个接一个地把孩子抱回寝室。一个夏季下来,抱着孩子多少次进进出出,她自己也说不清楚。
2007年,朱秀霞又在学校院内新盖了23间普通教室;
2008年,学校新盖了14间寝室;
2010年,学校整理了学生餐厅;
2012年,学校吸纳100多万元社会资金,两个月时间建起了一座3层54间教室的标准化教学楼。
——这是一场怎样的战斗啊!
连扒带盖,两个月时间!那种紧张,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因为缺少资金,朱秀霞先找到附近后老家村砖厂老板朱庆银说:“叔,我没有现钱,你要赊砖给我,这房我就盖!你要不赊,这房我就盖不成啦!”朱老板的几个侄子都是她的学生,对朱秀霞的为人非常了解。他拍着胸脯说:“闺女,你放心,叔支持你!就是停了所有盖房户的砖,也不会停你的!”
两年后的2014年6月1日,张舸老师回忆建楼经历就像讲故事——学校8个生活老师,全部上!拉砖、推小车、打柱子、运水泥、送混凝土,没明没夜地干。夜里困了,就吹哨子、唱歌!主体完工后,这些女教师粉墙、刷漆,样样都干。朱秀霞说,两个月下来,老师们都成了熟练建筑工人了!还有,教师家属、孩子们的亲戚都来这里帮忙。生活老师阮秀梅68岁的老父亲,本来在村里泥水匠班里打工,听女儿说学校建楼人手不够,工期紧,立即辞了工来帮忙。很多学生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主动前来帮工。朱秀霞的公公陈家民老教师,常常几天几夜连轴转。建筑商韩彦华说:“这哪里是建楼,是在拼命啊!”
在宽敞明亮的学校标准化教学楼内,朱秀霞一脸灿烂却不忍回忆:“这座楼,砖头是赊欠的,门、窗、不锈钢扶手、防盗窗、钢筋、地板砖、水泥都是赊欠的。有不少是第二年盖宿舍楼时又要赊欠才还给人家!当然,有的现在还没还。但老板们都了解我,知道我不胡来,照样支持我。”
建房、扒房、建楼,这就是朱秀霞10多年来的办学经历。
学校的西南角是学生厕所,北边就是学生宿舍。由于没有下水道,排污问题至今没有解决。夏天臭气扑鼻,冬天非常寒冷。去年夏天,学校决定为孩子们建设一座条件较好的宿舍楼。当时朱秀霞手里只有30万元。抱着“竹竿捅节,捅一节是一节”的心态,朱秀霞带领大伙又投入了一场新的战役。又是一个暑假,这幢投资170万元体量更大、每个房间都有厕所和洗衣机的综合楼拔地而起,其间的经历又是曲曲折折。
地基出来了,一层建好了,建二层时,资金跟不上了。朱秀霞欲哭无泪。紧急时候,她向县教体局副局长张萍求救。张萍向淮阳县天天艺术学校校长李小燕介绍了朱秀霞的办学事迹,请她亲自去看看,是否借钱,自己拿主意。
下课了,孩子们在校园里尽情地游戏玩耍
上学路上有段泥路,每逢下雨时,大孩子帮助小孩子趟水走过
孩子们通过感恩教育学会了互相关心
朱秀霞倾吐肺腑:“李校长,我办学不是为了挣钱,是为了那些缺乏父爱母爱的孩子!这钱,我可能不会很快还你。”李小燕相见恨晚,现场决定拿出20万元。二楼建起来了,三层时钱又跟不上了,朱秀霞向学校老师和村民告急,老师和家长们或两万、或几百的,纷纷捐款,一共凑了13万元。到学生宿舍楼封顶时,李校长又一次慷慨解囊,汇入10万元。最后,楼盖好了,添置桌椅、床铺、洗衣机,朱秀霞又身无分文。她再次给李小燕打电话:“李校长,这次你无论如何也要帮帮姐,好事做到底。不然的话,学校开不了学,孩子们住不上楼。”李小燕又一次打进10万元。
几度合作,李小燕成了朱秀霞办学的铁杆支持者!她的艺术学校也开到了这所留守儿童学校,让260多名孩子接触到了舞蹈,受到了艺术熏陶,并走向了全市春节联欢晚会的大舞台。
2013年秋季开学的第二天,朱秀霞又一次晕倒在学校办公室里。
由于学校办学条件大为改观,2014年2月26日,学校由原来的陈庄小学正式更名为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
15年,白手起家,一所民办小学,从一张白纸发展到拥有36个标准教室,一个多媒体教室,35间学生餐厅,一栋宿舍楼,校园装有三套监控系统,办学条件全乡第一。为了这一切,朱秀霞不仅付出了15年的青春汗水,还透支了自己的生命健康——因长期操劳过度,饮食没有规律,她得了胃底出血和反流性食道炎;因长期讲课造成喉部病患,曾做过三次手术。
此外,她和学校还负担了170多万元的外债!
一声“妈妈”,唤出无限深情。
在这里,朱秀霞以大爱无疆的慈母情怀,温暖护佑着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她以不是生母胜过生母的倾心付出,赢得了孩子、家长普遍的尊敬和衷心的爱戴。她是千名孩子共同的妈妈!
淮阳县教体局副局长张萍是位热情、正派、大气的女性,也是学校发展中的“贵人”。她向记者讲述了2011年下半年她的奇遇……
当时,学校有800多个孩子,包括幼儿园和小学部,比一些公办学校的生源还多。张萍看到学生露天趴在小板凳上考试时,就责问乡教办为什么允许条件这么差的学校办学?但经过了解她发现,这所学校开设的珠算课、英语课、安全课等教材都是朱秀霞和老师们自创自编的。有的课,连县城的公办小学都没开。尤其是当她了解到,学校这么困难还对孤儿和特困生免费后,对这所学校产生了好感。临走时,她看到有两个孩子拉着校长朱秀霞的腿喊“妈妈”,感到很奇怪,就问:“你怎么会有这么小的孩子?”朱秀霞回答,“不是我的儿子,是留守儿童,因为年纪小,跟我吃住在一起,孩子都习惯了叫我‘妈妈’” 。
张萍深受感动,从此开始关注这所学校并想方设法加以支持。
其实,这只是发生在这所学校爱心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这里,几乎每时每刻、每个班级都在发生着温馨的爱的故事,虽然平凡却感天动地。
11岁的常心想是这个学校四年级的学生。记者来到距离学校8里地常柏屯村孩子的家。这个家三间破瓦房,屋顶露着天,一间黑黢黢的厨房仅能容身。这样的家庭在留守儿童学校不止几十家。常心想的妈妈、两个姐姐、一个堂兄堂姐都是痴呆症患者(大伯父病故,伯母出走),家里还有一个长年患病的83岁的老奶奶。孩子的爸爸、47岁的常树重看起来非常苍老。他告诉记者,家里只有4亩地,一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块钱。由于母亲岁数大了,他不能离开家,只能在村里干零工,靠跟着水泥匠班挣个零用钱。
常心想是一个聪明温顺的孩子,也是家里唯一一个有文化的人。他和他的父亲告诉记者,从幼儿园到现在6年来,学校没有收过他一分钱学费,连伙食费也是全免。不仅如此,朱校长和老师还给他买水果、香蕉、苹果,有时也买衣服。由于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鼓励,他从刚到校时的微弱智障,变成了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学习成绩稳步提高。他说:“朱校长就是我妈妈,我妈妈就是朱校长。”
要过端午节了。这里有个规矩,端午节后不能剪头发。朱秀霞校长和老师们给班里需要剪发的孩子们理完头发,让他们精精神神地回家过节。“这样,不仅能省5元钱,还让孩子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在这里,为学生理发,而且可以理出毛盖、麦穗儿头、苹果头等,是从校长到教师的基本手艺。
像常心想这样的免费特困儿童,在全校有60多个。
11岁的刘艳茹是学校4年级的学生,她姊妹3个,哥哥痴呆,14岁的姐姐在浙江义乌打工。她的父亲50岁时病逝,母亲痴呆,爷奶早逝,现在跟着婶子。婶子有一儿一女,经济也很紧张。刘艳茹原来在胡庄上小学,3年级来这里时,成绩中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在全班54名学生中,她在前3名。
说起自己的变化,刘艳茹说这里有爱。学校实行均等教育制度,班里只要有一个不及格的,代课老师和班主任都要受罚。因此,各班都安排好学生和差生坐同桌,“一加一”结对子培优补差。这样做,成绩好的同学得到巩固提高,差生也赶上来了,还促进了同学们之间的互爱互助。还有,排座位时,差生坐在前几排最好的位置,而学习好的坐在后面,这样就得到了老师更多关爱。另外,老师给学生洗衣服、掖被子、看病,学生感觉很温暖,因此,学习劲头很大。说起这里与公办学校的差别,刘艳茹说,关键是老师的责任心大不一样。
按照规定,刘艳茹享受每年1000元的“两免一补”。而全校600多名小学生中,只有几十个指标可以享受这种待遇。
33岁的贾卫霞是营子王村人。收麦了,她赶回老家,记者正好见到她,她告诉记者,她和丈夫在唐山打零工收废品,儿子刘跃在留守儿童学校,从4岁到现在已经8年了。“每次回来,孩子跟我说话,张口闭口‘朱妈妈’,原来不知道是说谁的,后来知道是叫朱校长的。从小到大,洗衣服、洗澡、喂饭、缝补衣服,孩子跟校长和老师比跟我都亲。如果没有这个学校,都不知道孩子怎么安置。”
距离学校八九里地的梁庄村53岁的朱秀霞(与校长同名),听说记者采访,主动要求见见记者。她的儿子陈超今年14岁,已经离开这个学校了。陈超从3岁开始跟着朱校长整整7年。一次陈超拉肚子把棉裤弄湿了,正是入冬时,天气很冷,学校没有换洗的棉衣,朱校长用火烘烤,然后用卫生纸和棉布垫到孩子裤子里,之后,急忙把孩子送回家换衣服。还有一次过星期天,家里有病人,没有来得及接孩子,朱校长就带着孩子一起吃住。
孩子的心灵纯洁无瑕,对爱和善良极其敏感。陈超6岁时,一个星期天,朱校长做家访,路上遇见在地里干活的陈超母子。朱校长和陈超母亲说话时,孩子不见了。等了一会儿,陈超“吭哧吭哧”跑过来,抱了五六株花生,走到朱校长面前——“给!”原来,他到地里给老师拔花生去了。
陈超母亲告诉记者,陈超说过,“等长大了,能挣钱了,给朱妈妈买好东西吃。”现在,陈超已经离开这所学校,到了一所普通中学,但还常常跟朱校长打电话、发短信,内容就几个字——“老师,我想你了!”
朱校长告诉记者,陈超性格内向,在学校是走哪儿跟哪儿,他的性格跟父亲相近。陈超父亲陈家村忠厚善良,寡言少语,几年和她没说过几句话,但爱都在心里。陈家村夫妇觉得,校长为孩子做的事,他们夫妇也做不到,从心里感激不尽。陈超的母亲就把感激凝聚在手上,她给朱校长做了一双绣花鞋,冬天又做了两双草靴子,用桐油油好后,亲自送到学校。
阮秀梅老师在这里已经8年了。她和朱秀霞亲如姐妹。她说多年来之所以不离不弃,就是被朱秀霞的人品和爱心深深感动了。她介绍说,幼儿园搬到乡兽医站那一年,朱秀霞累得病倒了。因怕孩子有闪失,她只有在学校办公室里,眼望着外面挂吊针。一个叫王瑞婷的小女孩看到后,哭着跑过来说:“妈妈,你怎么了?你要是死了,我怎么办啊!”朱秀霞的眼泪一下子就流了出来,把孩子紧紧地拥到怀里,说:“孩子,妈妈没事。”
有个叫杨文科的孩子,睡觉爱发癔症,半夜站起来就撒尿,和他一个铺的朱飞宇小朋友被浇醒后,惊叫到:“妈妈,下雨了”。朱秀霞急忙打开灯,仔细一看,一下子就笑出了眼泪。
有一次,薛苗苗的父亲从上海回来,到学校看女儿时,薛苗苗连父亲都不认识了,站在朱秀霞的身后,一个劲儿地问:“妈妈,他是谁呀?”任凭父亲怎么喊她,小姑娘就是不肯出来。薛苗苗的父亲当场就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还有一次,王龙杰的母亲在外几年没回来过,她到学校见孩子,孩子不见她,说,“俺幼儿园有妈!”
……
一茬接一茬,刘文娜、李敏涛、黄敬如、朱飞宇等孩子,都管朱秀霞叫“妈妈”!
2010年,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的齐军、张甜甜、李敏涛、李莹莹等同学,分别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淮阳一中、淮阳中学。齐军因家贫,开学前仍然拿不起学费。朱秀霞知道后,鼓励齐军:“只要你有志气,我支持你!”立即给齐军拿出了900元钱,让他顺利进入了淮阳一中学习。在一次阶段考试中,齐军的成绩全阶段第二。他给朱秀霞发了一条信息说:“朱老师,我想叫你一声妈妈!”朱秀霞立即回了短信:“当然可以!”随后,齐军打来了电话:“妈妈,这次我的成绩很好,没有辜负您!”瞬间,朱秀霞幸福的泪水止不住地往下淌。
六年级一班班长12岁的梁静静、六年级二班13岁的张雨珍和张坤、张莎莎,都是从幼儿园小班来到这里的,至今已经9年了。他们的父母都在外地打工,一年最多见一两次面,有的两年才能见到一次,学校就成了他们的家,朱秀霞和老师们就是他们的妈。学校每个班都有几个体温表,孩子们感到不适,都会自己拿来量体温。发烧了,就告诉老师,不论白天黑夜,不论酷暑寒冬,班主任都会带着他们去看病。
孩子们告诉记者,在这里,他们学会了独立、坚强、感恩。
记者第三次来到学校,又一次见到了梁静静。她哭着告诉记者,再过几天,她们六年级的孩子要毕业了,她们不想面对这个事实,因为她们不想离开这个学校,不想离开朱妈妈!
一花怒放,引来满庭芬芳。
尘土一样谦虚、低调、包容的朱秀霞,取长百家,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用辛勤汗水锻造、提升着自己的生命质量,并以先进的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育熏陶着孩子们,使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66岁的王之灵,原是王井小学校长。当了一辈子教师的老人对朱秀霞十分佩服。因此,他不仅把孙子、孙女送到了学校,还把亲戚、朋友的孩子往这里介绍。他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向记者介绍:“这所学校,自办学以来就管理有方,特别是幼儿启蒙教育更是有声有色。幼儿园大班四五岁的孩子,心算比打算盘还快呢!从幼儿园大班走出的孩子,智力水平相当于一般小学二三年级学生的程度。另外,他们注重孩子的养成教育、感恩教育、礼仪教育,把这里的孩子个个培育成了既懂事、又能进行速算的小神童!”
淮阳中学宏志班高一学生李政晋是朱秀霞校长带出的第一批孩子。他的母亲朱秀兰告诉记者,儿子在幼儿园虽然只呆了两年,但对他的影响会伴随终生。幼儿园两年中,朱校长带着他和孩子们演讲、唱歌、表演、当小主持人,培养了孩子大方、阳光、亲和的性格。幼儿园开设的珠算、珠心算,对孩子数学和智力开发影响很大,为孩子后来学习发展打下了扎实基础。她夫妇因到鹿邑做生意,孩子也到鹿邑县上一年级,孩子虽然因为家里生意忙经常缺课,但每次考试成绩却很出色。老师纳闷儿,就问:“你儿子是不是学了奥数?”其实哪里学过这些东西。去年中招考试,李政晋以608分位居全县中招第一名,淮阳中学、淮阳一中都向他抛出“橄榄枝”,不仅学费全免,每月还发奖学金。
在朱秀兰的家,记者看到,在李政晋的床头,至今贴着朱秀霞校长当年发给孩子的各种奖状——用纸箱剪成的心、奖杯等,上面写着:“宝贝,我爱你!”“宝贝,你真棒!”等。朱秀兰回忆说,有一次,儿子把奖品带回家,说:“妈妈,这是俺老师的‘心’!”
而淮阳新一中的张甜甜,是去年从留守儿童学校考走的学生。她现在是该校“阳光班”学生,成绩在阶段前三名。她的母亲刘君面对记者,一脸的骄傲和自豪!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秀霞是家里7姊妹中的老大,这个农民的女儿从小就做事专心,只有高中学历的她,不论做什么,都力求做到最好,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也绝不轻言放弃,这是她一个弱女子能在留守儿童教育事业上立住脚的性格原因。
2002年,为办好第一所幼儿园,她的足迹踏遍了方圆十几里路的公办、民营幼儿园,细心考察每个幼儿园,并到附近县市和周口市最好的幼儿园虚心学习。她的目标是:让农村的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也能享受到和城里孩子一样好的学前教育!
2005年秋季,学校小学部设立后,为管理好小学部,周围20里内的小学,朱秀霞都去取过“经”。走到哪儿,吃到哪儿,学到哪儿。之后,全市不少优秀小学,都留下了她的足迹。
“2006年,我去武汉蓝都幼儿园学珠心算,当时加盟费2万元,我哪有这个钱啊!只能以儿子准备来这里学习为名,用了整整两个通宵,硬是把六册珠心算教材全都偷偷抄了下来。”
“2008年,我趁假期去北京学习神墨珠心算,神墨珠心算的加盟费是8000元,我还是以自己的孩子要去学习为名留下来,我主动打扫卫生,和老师搞好关系,上课时,趴桌子上装睡,偷偷听课,一有机会就看她们的教案,自己慢慢熟记于心。”
“我到郑州鹤立培训机构学习多次,一节课50元,去北师大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三次,参加全国幼教型园长培训多次,每次四天,全是自费。”
处处留心,广收博采,融会贯通,自成一体!朱秀霞很快从一个外行成为了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方面的“专家”。
她给记者介绍起学校常用的教法和课程——
语文类的“快速识字阅读”方面——有故事提放法、兄弟互认法、敲打对应法、文字搬家法、牵引识字法,外加扩展阅读,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玩,兴趣盎然;
数学类有——珠心算、智能数学、引导数学、手指操,开发孩子们的数学潜能和智力;
艺术教育类有——绘画、音乐、手工、舞蹈、书法;
养成教育类有——国学经典诵读、传统孝道、礼仪、感恩、互助……
这些,既有全国先进的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成熟的方法模式,又有朱秀霞的创新、发展。她说,拿来主义是不错,但是否适合学校的实际情况才是关键。他们学校使用的教材,不少都是朱秀霞和她的老师们编写的。
现在,在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除语、数、英主课外,安全、科学、美术、音乐、舞蹈、体育、品德、手工,这些在县城甚至市中心城区或被轻视或被废置的课程,在这里全部开设。
学校从小学一年级开设硬笔书法,毛笔字三年级开设,每周二节。
学校规定,班里有一个不及格的学生,就要对老师进行处罚,目的是不让一个孩子掉队,让所有的孩子成才!
学校从幼儿园就开设有礼仪、感恩、艺术、国学课程,幼儿园的孩子见到老师都“像模像样”——小手一背,低头问候:老师好!
冯塘乡绝大多数幼儿园园长,都是从这里学成出去的,对此,朱秀霞深感自豪。她认为,自己掌握了先进的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让更多的老师也能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在教学中,这才是学校发展的根本。为更好地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在资金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朱秀霞多次组织老师们到郑州参加幼教园长培训,选派老师到武汉学习珠算。2011年、2012年这两年,学校派人到北京师范大学学习专业的教学管理。2013年和今年,朱秀霞又利用各种机会,带领老师参加了教师礼仪培训等等。
朱秀霞告诉记者:“教好学生,必须先带好老师。有不少老师是大学和幼师刚刚毕业的,必须手把手把她们带成合格、优秀的教师。为此,每周一三五下午和二四六晚上开展教师培训,一个老师讲,所有老师点评,优点、缺点是什么?每个人都要写。有话说到当面,有问题摆到桌面。”
“我们的幼儿园老师都必须练就一手简笔画,至少会画20个苹果、小兔子、小公鸡、小天鹅之类的简笔图画,给学生批改作业或板书时随手画出来,并给孩子们鼓励性暗示,比如‘宝宝,你真棒’、‘宝宝进步了’等。所有的幼教老师要学会唱几十首儿歌,背诵几十首古诗词。幼儿园大中小班内的贴画,都是老师带领孩子们设计、绘画、制作的。”
朱秀霞创立的这种教学方法,既可以很好地开发智力,培养孩子的情商、智商和艺术修养,又能全面提升孩子们的综合素质,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成长、成人、成才。可以说,城里孩子有的,这里都有,城里孩子没有的,这里也有。在这里,很多留守儿童都会双手打算盘,熟练掌握加减混合运算,以及多位数加减乘除等速算方法。
“家长的希望是我们永恒的追求,家长的鞭策是我们奋斗的动力,家长的重托让我们无言退却”;
“给孩子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往前走。给孩子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孩子一个机遇,让他们自己去把握。给孩子一个困难,让他们自己去克服。给孩子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这些布满走廊、教室、校园的妙语箴言,记录着朱秀霞15年耕耘教坛、缀网劳珠般的求索之路,也折射出她教育要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人本身的先进理念。
爱的教育,传递爱心接力。
朱秀霞和她的老师们把温暖和感动传递给了留守的孩子们。她们虽然清贫,但每个人的精神世界都很富有。因为有了这群临时妈妈,留守孩子们不再孤单。
淮阳县冯塘乡留守儿童学校目前有974名学生,其中幼儿园323人,9个教学班,小学部651人,12个教学班。全校贫困生106人,孤儿7人,单亲家庭的孩子52人,残疾学生6人,常年住校留守儿童600多人。全校教职工44人,4名男教师。教师员工中,有一大批都是多年和朱秀霞共事的老教师和保育员。这两年,这里还吸引了一批优秀青年教师。他们之所以能够安于清贫,乐于付出,就是因为这里有事业、有尊重、有幸福、有快乐,在这个大家庭,他们和学生一样,天天在进步,天天在成长。
46岁的阮秀梅是这所学校的生活老师,也是陪伴朱秀霞校长走过艰难岁月的老教师之一。8年前,她的儿子要上学,听说这里不错,就来了。此后,她的三个儿子相继来这里读书。孩子都来了,她不放心,想陪着他们,结果就当了生活老师,这一干就是8年。她说,她最佩服朱校长的是她的品德和胸怀,她身上永远有学也学不完的东西。
阮秀梅给记者讲了两件事——
有一次,一个小朋友双脚掉进了屎窝儿,屎尿把鞋子、裤子都弄脏了。朱校长知道后,啥也不顾,赶紧把孩子抱了出来,然后蹲下身给孩子脱下鞋,用温水给孩子洗脚,把孩子的鞋子衣服洗干净,一点都不嫌脏。这一幕永远定格在她的脑海里,并成为她追随校长的动力。
还有一次,十多个20来岁的年轻人,挥舞着钢管,气势汹汹来学校闹事。当时学校里只有几个女教师,为保护老师和孩子,朱秀霞挺身而出,挡在门口说:“我做的都是有良心的事,你们要想找事,就从我身上踩过去。”此次,朱秀霞的拇指差一点被掰断。
阮秀梅还告诉记者,一个女人,风风雨雨,多少事都要她自己扛着,朱校长承受的心理压力她最清楚。多少次子夜时分,安顿好孩子后,朱秀霞会走上学校楼顶看星星,有时会低声呜咽。
学校后面有棵大柳树,长期的压力有时让校长难以忍受,多少次半夜时分,她尾随朱秀霞来到树下,听到她在偷偷地哭泣。
有一次,朱秀霞累得口鼻流血不止,失血量有两碗那么多!阮老师当时就说,朱校长,你的肺坏了,换我的,你的肝坏了,也换我的。这种生死相托让朱秀霞深深感动!学校建楼最困难时期,阮秀梅把家里仅有的2万元存款交给朱秀霞,说,“拿着用吧,虽然不顶事,顾个小急。”
患难与共,让她们凝结成了生死姐妹!这样的同事、姐妹还有很多。
46岁的张舸老师是六年级一班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同时还教三年级的英语课。“学习重要,生活更重要!”她把自己当成孩子们的妈妈,一天24小时跟孩子们在一起。她的学生宋庆峰、宋庆柯、张甜甜等一大批都考进了淮阳一中、西城中学等名校。这些孩子离开后还一直想着她这个“妈妈”。前不久,几个孩子抽空凑钱给她买来特仑苏牛奶,说要给她补补营养。她“生日”时,不少学生给她发来短信祝贺她“生日快乐!”其实,这个“生日”是她编的,目的是敷衍学生不让孩子们分心,但孩子们的爱让她和她在郑州上大学的女儿很受感动。女儿见到妈妈这样受学生尊敬爱戴,就说,妈妈虽然清贫辛苦,但很快乐,毕业后自己也想当老师。
这是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朱秀霞办公室里放着红糖,这是所有老师都知道的,是专门为来例假的老师和女生准备的。她还给幼儿园的老师们准备了电饭锅,以便在特殊的日子让这些老师吃些热粥。在老师们忙得不亦乐乎时,朱校长像大姐和母亲一样,给这些年轻的女教师洗衣服,甚至包括内衣。
爱传递爱,爱产生爱,爱让这个温暖的大家庭成为了一个和睦、舒心、进取的世外桃源,同时吸引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来这里扎根奉献。
27岁的徐桂平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这是一个温婉、孝顺的女孩。为了对父母多进些孝心,大学毕业后,她来到了家乡的这所留守儿童学校教学。来之前,她心里还有些忐忑,但和这里的孩子,和校长、老师们接触后,坚定了自己的信念:一定要留下来,做一名好老师!她说,学生天真可爱,但对老师观察得非常仔细。她平时爱笑,2012年,她48岁的父亲患了肝癌,上课时偶尔想起,心里就难受,学生立即感觉到了她的内心变化,就歉意地问是不是惹老师生气了?她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们的心情。去年父亲病逝,她瞒着学校回家给父亲送终,当天下午返校,第二天上午照常上课。校长朱秀霞听说后,紧紧抱住徐桂平大哭了一场,随后带领老师们去徐桂平家看望。
更为感人的是,徐桂平考研成绩优异,接连被三所大学录取,可为了这里留守的孩子,为了姐妹间的深情厚谊,为了学校的稳定有序发展,她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放弃读研机会。徐桂平的得与失,让更多的老师感受到为了留守儿童事业奉献自己青春年华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徐桂平被老师和学生推选为 “最美教师”。
26岁的宋芝贤毕业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毕业后,她先是进了一家企业,去年夏天来这里,一个学期后,就决定在这里好好干下去。宋芝贤老师被学生评为“最漂亮的阿姨”。
这样的感动,还有很多很多……
学校规定,班主任必须住校,一天24小时和学生们在一起。毕业于郑州航院的年轻老师盛锦锦由于自己的孩子太小,需要她回家照顾,盛锦锦就晚上察看完宿舍里的每一个孩子后再回家,第二天早上五点半就起床赶到学校。由于起得早,身后时常有狗追着她咬。她笑着说,朱秀霞校长为了孩子都晕倒过好几回了,我这不算什么。
“培养孩子,人品最重要。爱是教育的永恒主题,也是付出的最好答案。孩子们都应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为他们的人生做好铺垫,我们会一直坚持下去。我做不了太阳,也做不了月亮,我愿做一颗星星,把孩子们的心灵照亮。”——这是朱秀霞和这群留守儿童的“妈妈”们共同的独白和朴素却感人的铮铮誓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