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本报接到一名来周出差的张先生投诉,他说在周出差期间,想到报亭买本杂志打发时间,却看到了一件稀奇事儿,周口街头巷尾的报刊亭里,杂志报纸没多少,倒是摆满了各种零食、饮料、手机卡等,更像一个杂货铺,报刊亭完全“变了味”!实际情况是否如张先生所说呢?记者昨日进行了实地调查。
名曰报刊亭,实为杂货店
当日上午,记者沿七一路、建安路、交通大道、中州大道、八一大道、文明路、工农路等几条主次干道看到,无论哪条路,几乎每隔几十米或上百米,都会有一家报刊亭矗在人行道上。在七一路荷花市场北门旁边的邮政报刊亭,记者看到与大多数报亭相比,该报亭橱窗里摆放的报纸和杂志还算比较多的,不过门口和货架上也摆了不少香烟、饮料以及五花八门的零食等。由于处于繁华地带,不时有人前来购买饮料和小零食。
在大庆路和七一路交叉口,一家报刊亭像是刚装修过,外观崭新又时尚,亭子外围还不断地滚动着宣传商家的字幕和大幅彩色广告,视觉冲击感十足,如果你不仔细辨认,根本不像是经营报刊的,倒像是一个用于宣传的“广告亭”。
在中州大道关帝庙路口北侧的一处邮政报刊亭,玻璃橱窗的下面摆了足足十几条各类香烟,几份变了色且皱巴巴的报纸,还有寥寥几份杂志期刊,有些期刊早已过期,边角都翘了起来。记者粗粗一数,仅中州大道荷花市场东门至文昌大道口之间,路边就矗立十来家报刊亭,这些报刊亭的经营情况大同小异,都在橱窗里最显眼的位置象征性地摆放几本杂志和报纸,占据面积最多的却是各类香烟、饮料和零食等。一些报刊亭的场地有限,甚至把亭子里放不下的物品,如成箱的饮料、矿泉水,甚至是成捆的卫生纸等,一股脑儿摞在人行道上。
不卖报刊,超范围经营遭质疑
“现在这些报刊亭还能叫报刊亭吗?”接受采访的市民杨先生说,记得有一次他想买份报纸看看,结果沿着中州大道跑了好几家报刊亭,都没能买到,只能失望而归。
市民张女士说,她一直很爱看各种杂志,印象中,多年前,报刊亭里可供选择的报纸、杂志种类很多,隔上一两周,总能挑上一两本满意的。慢慢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以前市面上报刊亭里销售的很多杂志现在都见不到了,记得有一次她问一家报刊亭的老板,老板告诉她因为一些杂志价格比较贵,看得人少,不好卖。如今喜欢阅读的张女士已经很少再光顾报刊亭了,碰到喜欢的书和杂志,她直言还不如选择在网上或者邮局订。她觉得,一是读书看报的人确实少了,二是网络媒体的冲击也很大。她说:“这些报刊亭摊主为了生计搞些副业本无可厚非,可现在实际情况是,绝大多数的报刊亭已经很难看到一些最基本的报纸和读物了,全都被饮料、香烟和电话充值卡给挤占了,自己的主营业务不干,只剩下一门心思挣钱了,感觉很遗憾。”张女士的同伴则告诉记者,现在很多报刊亭也不注意卫生和“脸面”,里面破败不堪,又脏又乱,亭外还被各种小广告贴满、画满,大大影响城市形象。
退休老干部李大爷表示,报刊亭是一座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一个小小报亭就是一个小型图书馆,代表的是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他认为,行政部门之所以批准和允许在路旁建这么多的报刊亭,其初衷不外乎是要满足市民对于文化的需求,“倘若报刊亭都不务正业了,挂着报纸杂志做幌子,私下经营超范围的商品,便失去了报刊亭存在的意义了”。
只审批收费不注重管理
报刊亭亟须重拳整治
据了解,按照市政府《中心城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关于报刊亭商亭专项整治活动的通知》,要求今年8月8日至9月30日,由市城管委牵头,规划监察等多部门配合报刊亭的主管单位——河南邮政公司周口分公司,开展对占道设置的报刊亭、商亭进行专项集中整治行动。对此,市城管委向市邮政部门多次下达督办通知,要求邮政部门对所有报刊亭亭外的占道经营、乱堆杂物、私搭棚子,乱张贴小广告、乱扯乱挂,擅自改变报刊亭用途、移动位置,未经许可擅自设置的各类商亭开展集中整治行动。并督促邮政部门进行集中整治,加强对报刊亭的管理。但邮政部门则表示自己没有执法权,加之人手较少,因此这项工作目前一直停滞不前,处境非常尴尬。
记者 李瑞才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