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事新闻
 
 
 
2009年6月1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愿他的声音常驻心间
——首都群众送别播音员罗京
●新华社记者 赵超

  “无论你走多远,也走不出我们的思念。”11日上午,中央电视台著名播音员罗京的告别仪式在北京八宝山公墓举行。在告别仪式现场,这幅由热爱他的观众挂起的挽联勾起了人们无尽的回忆。

  几天前,一个依旧年轻的生命悄然逝去,罗京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终年48岁。 

  早上7时,除了大批赶来送别的群众,陆续有罗京生前好友、同事赶到八宝山,由于人数众多,告别仪式的开始时间提前了半小时。

  灵堂内肃穆安静,罗京躺在鲜花丛中,身着深色西服,系彩色领带,面容安详,平和如旧,他的妻子和儿子伫立一旁。在亲属一一告别后,中央电视台派代表抱着罗京的半身雕像进入灵堂。

  董卿、王宁、水均益等中央电视台的众多主持人纷纷来到现场,带着悲伤和缅怀送罗京最后一程。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郎永淳说:“罗京老师是我们工作的楷模,我们一定会把对他的思念化作动力用在工作中。”

  10时许,自发前来哀悼罗京的群众已在烈日下排起长队,队伍一直蜿蜒到八宝山公墓大门外,足有上百米。

  60岁的杨立荣老人早上5点多就从家里出发,倒了几趟车才来到这里。他手举着自己收集的有关罗京报道的报纸,站在灵堂外久久不愿离去。

  “优秀”,“好人”,这成了现场群众对罗京众口一词的评价。曾经跟罗京有过一面之交的京剧票友崔桂禄告诉记者,2003年他去中央电视台参加戏曲晚会的录制时偶遇罗京,于是提出合影的要求。没想到,罗京非常愉快地答应了,还跟他聊了几句。“罗京没有任何架子,特别平易近人,他真是我们老百姓的播音员。”崔桂禄动情地说。

  “噩耗惊徘,凝目如梦激情怀。思声容念,爱国敬业风范巅。”这是告别仪式现场一位老者送给罗京的诗句。那张无数人熟知的面容,那个无数人熟悉的声音,如今都已离去,只留下一串永恒的回忆,留给热爱他的观众无数的叹息和泪水。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60多名学生也早早地赶来送别罗京。前一天,他们为大师兄举办了一场追思会,今天又为他献上了花圈。播音专业大一学生张宁玲说:“罗京老师对播音的执着热爱,对工作的负责精神,还有亲切质朴的播音风格,都会永远留存在我们的记忆深处,更会对我们这些后辈产生深远影响。”

  告别仪式进行的同时,众多网友也在网上灵堂寄托着哀思,“祝福好人一路平安”,“天堂里,你依然是最棒的主持人”,“愿你的声音继续伴随我们成长”……一句句温暖的留言让人感怀动容。

  临近正午,送别的人群高举着罗京的照片,仍不肯散去。最后,在场的群众用整齐而响亮的掌声送去了对罗京最后的祝福。

  罗京走了,留下的是永不谢幕的记忆;罗京走了,留下的是穿越时空的声音。

  罗京,愿你一路走好。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综合新闻
   第03版:时事新闻
   第04版:特刊
   第05版:社会民生
   第06版:经济观察
   第07版:沙颍文艺
   第08版:影视快递
守望相助,让疾病望而却步
印尼总统候选人宣誓和平竞选
墨西哥为在缉捕毒贩中殉职的警察送葬
伊朗大选前的最后一次竞选集会
华盛顿纳粹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发生枪击案
海南高校领导干部将实行任期制
上海举行公交突发情况实战演练
夏种时节插秧忙
遗失声明
法航客机失事原因的三大关注点
更正声明
愿他的声音常驻心间
考后放松莫放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