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新农村
 
 
 
2012年8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黄瓜棚里话增收

  8月初的一天,农业部青年干部“接地气、察民情”河南调研组成员顶着满天将落的繁星,跟随河南中牟县官渡镇大段庄村村支书王全力从村委会出发,到村边大棚帮老乡摘黄瓜。 

  虽然正值伏季,但清晨还是风清气爽,墨绿的郑汴平原一望无际,一座座洁白的大棚星罗棋布地点缀在密密的青纱帐里。天刚蒙蒙亮,村里的水泥路上电动三轮车就来回穿梭,斗子里大筐小筐装满了刚刚摘下来的黄瓜。王全力边走边介绍:“这就是刚从大棚摘的黄瓜,赶早送到村头批发市场。摘黄瓜一定要趁早,露水没干的时候,鲜嫩嫩的顶花带刺,到哪儿都是抢手货。” 

  大家走进了一个外边停着三轮车的大棚。刚进去,棚主李瑞松就热情地招呼大家:“这是咱北京的客人吧,来来来,这边,黄瓜新鲜的,尝尝!”“大姐,我们不是客人,把我们当咱大段庄村自己人吧!”棚里的瓜藤足有两米高,郁郁葱葱,大家一边与大姐聊天,一边摘黄瓜。 

  蔬菜种植是大段庄村的支柱产业,以大棚黄瓜为主,村里3/4的农用地都建成了大棚,400多户人家,户均两三个大棚,每个大棚种植面积在1亩左右,一个大棚一年纯收入4万多元。李瑞松有两个大棚,年纯收入将近10万元。“俺村离郑州近,有市场,不愁销路,下一步准备再发展一批无遮挡钢架结构的大棚,开展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经营,提升效益。”王全力说。 

  大家边干边聊,很快就摘了近300斤黄瓜,装满了两个筐,抬到了小三轮上。“一株黄瓜秧致富一个村,一株黄瓜秧幸福一村人。虽然胳膊被黄瓜秧上的刺划出一道道血道,但大家心里高兴,既为老乡帮了把手,还学会了摘黄瓜留花、留柄、留刺。”调研组组长祁睿说,“这次劳动,让我们更加深切地体会到老乡的淳朴和勤劳,体会到高效设施农业对老乡收入的重要影响,体会到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感觉身上的担子更重了,心中的责任感更强了。”

  □ 李海涛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特别报道
   第03版:时事·广告
   第04版:综合新闻
   第05版:社会民生
   第06版:太康新闻
   第07版:新农村
   第08版:论文·广告
潍坊“低碳社区”模式引领生态家园建设
花生中后期管理技术要点
图片新闻
培养“新型农民”有新招
农药失效 鉴别有招
农资销售更要突出公益性
“四举措”加强玉米中后期管理
反季种香菇致富闯新路
图片新闻
黄金梨套袋品质提高
汉南农民尝鲜“遥控养鱼”
黄瓜棚里话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