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其中万亩方10个、千亩方50个、百亩方100个,大型农业机械服务率达到了100%,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统一服务率达到了90%以上,境内井、渠、路、电、林五网配套,中低产田得到有效改造,进一步夯实了现代农业基础。说起旱能浇,一位农民这样形容:“现在井多渠通,电闸一开,土地张张嘴就能把水喝进去。”
项目带动筑牢“金色粮仓”。该县与省农科院、河南农大实施院县、校县合作项目建设,通过跨学科、跨专业大联合、大协作,推进了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转化和应用,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融合。县农业科技部门选派10余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到高标准农田普及推广“统一供种、统一测土配方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标准化栽培”,探索出了氮肥后移等小麦综合增产技术和玉米秸秆还田,为粮食高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汤庄乡陈寨村农民陈天亮谈起高标准粮田创建感触颇深:“上世纪80年代,赶上风调雨顺,一亩地只能收四五百斤小麦。现在,在高标准良田里推行良种良法种植,产量达到了原来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