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吴继峰)按照市委“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谋发展”活动安排,淮阳县委在全县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中开展了扎实有效的思想政治建设活动。活动中,该县把领导班子内部制度建设作为重点,把改进干部作风、推进工作迅速开展作为抓手,健全完善民主集中制、党务公开、干部选任、科学决策等制度,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不断推进党的建设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大幅提升了全县各级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有效提升了全县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
落实党内民主,确保公开透明。该县围绕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大局,强化党内民主制度建设,以党务公开工作为抓手,强化阵地建设,在工人文化宫、县行政服务中心已有公开栏的基础上,新增88块带电子显示屏的县委、县政府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固定公开栏;全县18个乡镇和县直有单独办公场所的单位全部落实了“一栏两屏”,同时成立淮阳县民生热线中心,开通了“民生热线”,保证了公开阵地的作用发挥和公开工作的完全覆盖。
规范权力运作,促进科学决策。在“讲作”活动中,该县结合实际,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扩大党委议事决策中的民主,致力于决策制度创新,强力促进科学决策。该县在认真反思和总结近年来的工作教训和经验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中共淮阳县委工作规范》,对县委议事规则、议事方式、议事范围、决策程序、议事原则、工作流程等作出了明确规定,着重强化全委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推进了县委议事的制度化、科学化、程序化。在讨论决定重大事项时,该县县委始终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去年8月新县委班子到任后,召开各个专题座谈会15场,深入一线实地调研100余次,通过深刻分析淮阳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坚持稳中求进、着力推动转变、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务实和谐发展”的工作基调。
坚定不移地落实民主集中制。淮阳县对县委主要领导权力进行科学合理分解,建立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有效防止了主要领导权力过重、“专断”、“独断”现象,充分发挥了领导班子的整体功能,强化了班子成员的责任意识。在“讲作”活动中,县委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敲定了2013年“双十”工程和“十件实事”等工作重心,集体研究决定了2013年太昊陵庙会、档案馆综合楼建设项目等重大事项,强化了集体领导,有效预防了决策失误。该县在强化集体领导的同时又坚持集体领导下的分工负责。去年秋季以来,县委每季度都印发工作要点,对拟办的实事以及其他重大工作进行分解细化,依据职责分工,明确具体责任人,提出工作任务和时间节点,不断完善主体清晰、责任明确、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体系,有效推动了工作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