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时评/综合
 
 
 
2009年11月2日 星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牛官腔”该如何收尾

  □毕舸

  

  10月27日,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一位经理在广州黄埔大道拥堵整治会议上对记者称“拉屎要不要告诉你”,并拂袖离去。面对“最牛官腔”事件,广州市委书记朱小丹批示要严肃处理,而纪委和纠风办也对此事展开调查。(《南方都市报》10月30日)

  看完这则报道,估计大多数读者和我的反应一样——— 这位狂妄不知所以的经理要倒霉了。但必须澄清的是,当事人的身份是广州市新光快速路有限公司一项目部的部长,属于公司的中层干部,其项目部部长顶多是个科级干部,其“官气”略显不足,更像是情绪无法控制的一时发作。而恰恰是放置在广州黄埔大道拥堵整治会议这个特殊的场合下,对象又恰恰是媒体记者,经过舆论报道的放大,这个结局并不让人感到意外。

  随着广州市委书记的批示,“终极正义”到来了。但在我看来,真正值得关注的是,清醒地审视正义实现的路径和条件也许更有价值。毕竟,这更有益于正义的程序化生成和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在我看来,“拉屎要不要告诉你”事件中的终极正义,或曰实质正义的降临,归结为当前某些评论所指称的“民意胜利”是比较勉强的。毕竟,事件的起因或要害是黄埔大道拥堵,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民意虽然一直不曾缺席,但事实上却一直未能有效激活必要的行政程序,使其能够自然产生出正义结果。

  因此,舆论喧哗及民意愤怒,不仅是针对蛮横无理的“拉屎要不要告诉你”,更是积蓄已久对黄埔大道长期拥堵的集体不满,终于有了一个足以释放情绪的出口,矛盾焦点看似转移到了“拉屎要不要告诉你”的“最牛官腔”上,实质上依然围绕着对某些部门、某些职能工作人员互相推诿、骄纵自傲、蔑视民意的官僚习气。

  在观察看似顺利、终告解决的“拉屎要不要告诉你”事件走向时,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最牛官腔”被处理其实是带有一定偶然性的,如果不是因为媒介及互联网时代的传播特性,不是因为建构在这一技术手段之上的迅速、开放、集聚性等等特点,不是因为社会各界在这一技术条件保障下可以相对展现出现实世界很难呈现的种种宝贵品质,那么,这个正义结果是否还能最终降临,还真不得而知。

  公共生活中,大大小小的官话、套话及废话,将民意当作欺凌对象,将公共服务本质当作橡皮图章,让民众疾苦、民意诉求在踢皮球式的日常懈怠中救济无门,这何尝不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另类“拉屎要不要告诉你”?而当人们遭遇到这些官话的袭扰时,百折千回,正义终究达成的几率又是多少?

  这样的反思和追问不无意义,它至少能够提醒我们应当清醒地面对往往被虚无化了的民意,还可以让我们真实感受所处的现实环境,以及诚实审视自己的内心。现实条件下,对民意的实质性作用做不切实际的拔高也许并不符合事实。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将民意做过于虚无的评估同样是不明智的。书记怒批“最牛官腔”,“最牛官腔”轰然而倒;当书记怒批不在场时,我们是否拥有民意怒批“最牛官腔”、并且足以将之批倒的制度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时政要闻
   第03版:时评/综合
   第04版:周口/社会
   第05版:周口/民生
   第06版:周口/便民
   第07版:今日关注
   第08版:国内新闻
   第09版:国际看点
   第10版:体育新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心灵驿站
   第13版:时尚/消费
   第14版:医疗保健
   第15版:财经金融
   第16版:周口文化
信用只当风吹过
严谨 钱学森的精神遗产
“最牛官腔”该如何收尾
与其跟睡衣较劲
不如严查钓鱼
淮阳农民
自办书画交流中心
西华农村
建起红色教育基地
李灵希望小学迎来“洋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