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是最难控制体重的时候。不用工作,吃得多,想睡就睡,加上天气寒冷,户外运动又少,一个星期下来就会长出不少肥肉。很多人觉得肥胖后再减肥不迟,体重正常时不注意控制,超重了也不警惕。实际上,预防肥胖什么时候都要坚持。要避免肥胖带来的多种并发症,控制体重是首要的问题。
算一算你是否已经超重
衡量是否肥胖和标准体重,国际上通用的指标为体重(BMI)指数,也叫身体质量指数,即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对亚洲人而言,BMI保持在18.5~22.9之间为正常,23~24.9之间为超重,超过25则为肥胖。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内分泌专科教授、博士生导师肖海鹏指出,超重和肥胖只是体重超标的程度不同。超重已经是一个警告信号,再不注意就到肥胖了。而肥胖的并发症在体重超重者的身上同样可以体现。香港有人做过流行病学调查,超重的人心脑血管问题会相应增加,与肥胖相关的呼吸暂停综合征、脂肪肝、中风、骨关节病、糖尿病、癌症等相关疾病的风险也会增加。
维持体重正常比减肥更重要
从整体趋势来看,超重者发生肥胖的几率远远高于正常人。所谓“先治早病”,应该在体重超重时就要控制体重,从而减低与体重增加相关疾病发生的可能性。减肥后,维持体重不再增加也相当重要,应作为一种生活习惯长期坚持。
运动消耗能量固然重要,但关键仍是饮食控制。“消耗一个蛋挞的热量需要运动15分钟,很多人觉得运动费事,那不如不吃这个蛋挞。”要控制体重,应该多吃低脂肪、低热量、低卡路里的食物,如纤维素丰富的蔬菜、水果、粗粮,少吃煎炸食物等。同时加强运动特别是户外的体育活动。
借用药物帮助减轻体重也是控制体重的方法之一,但对象应是通过饮食、运动仍然不能控制体重者。BMI超过35,达到重度肥胖的人,若经过饮食、运动和药物治疗都不能有效控制体重,可以咨询医生是否适合做“胃减容”或“胃旁路”的微创手术。(羊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