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郸城县在治理不合格校车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以 “六个一”为宣传平台,强化对学生、学生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在全社会营造了“不坐报废车、超员车”的舆论氛围。
一是印发《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印制《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20万份,分发到学校及学生家长。告知学生家长乘车常识,明确家长在孩子监护中应尽的职责,并通过家长教育孩子在乘车时应注意哪些问题,如何保护自己等,家校联手共同做好学生乘车安全教育工作。
二是播报一个电视讲话。由主管教育的副县长重点做全县校车管理宣讲报告,在黄金时段连续播出30天。告诫校车司机,民办学校校长、法人,随车教师等需要履行的职责,全力做好乘车学生安全。
三是打一个电视流动字幕。在有线电视台和无线台连续滚动播出,时时提醒和教育家长不让孩子坐报废车、超员车。
四是出动一辆宣传车。录制宣传带,分发到全县各乡镇中心校和一体化管理初中,每个乡镇出动一辆宣传车,全县共出动20台宣传车,走街串巷,广泛宣传。
五是设置一个醒目提示标志。在街道两旁和十字路口,设置拒乘不合格校车的警示牌和警示语,目前县城主要街道和十字路口都设了醒目提示标志。
六是播放校车事故警示片。由县教体局统一刻录和购置校车事故警示片,统一分发到全县各中小学校,定期组织观看,写心得体会,全县中小学校20万人次观看了校车事故警示片,收到了良好效果。
(张本宝 刘学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