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晚报记者 郭坤
人物档案
姓名:王晓亮
年龄:27岁
入伍时间:2007年
重点讲述:汶川地震救援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四川省汶川,8级地震猝然袭来,大地颤抖,山河移位,满目疮痍,生离死别……
汶川地震震惊全国上下,解放军战士、武警官兵迅速赶赴灾区,抗震救灾。
现任川汇区消防大队中队长的王晓亮便是其中一名救援人员,回忆起5年前在地震灾区救援抢险时,王晓亮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真的很渺小。”
汶川地震发生时,王晓亮是焦作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的副中队长。2007年入伍的他,严格来说在当年还是一名“新兵”。
救援命令是在5月13日11时30分下达的,半个小时后,包括王晓亮在内的25名官兵组成抢险救援突击队,调集17种200余件抢险救援器材准时集结,从焦作出发赶往灾区。“新兵”王晓亮,此时内心充满兴奋。
5月14日7时30分,王晓亮所在的这支抢险救援突击队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在赶赴指定救援地点德阳什邡市的途中,王晓亮渐渐感受到地震的威力:“成都市区街头随处可见临时搭建的帐篷,途中随处可见碎石从山上滚落。”
王晓亮所在的这支救援突击队的救援区域主要在什邡市蓥华镇和红白镇。“满眼都是废墟,没有一间房子是完整的,空气中弥漫的腐烂气味穿透了口罩。”刚到重灾区,王晓亮便切身体会到了地震的可怕。
第一次从废墟中扒出人时的场景,王晓亮至今记忆犹新:“一对夫妇告诉我们,他们33岁的儿子被埋在了废墟中,恳求我们救援。我们立刻使用金属切割机、撬杠等专业工具在那对夫妇指给我们的地点进行破拆。伴随着余震,我们用了将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把他们的儿子扒了出来,但是他已经死了。整个救援过程中,夫妇俩没有掉一滴泪,直到见到儿子的尸体,他们才嚎啕大哭。”
从早上五六点钟到晚上八九点钟,王晓亮和战友在地震灾区每一天的这十几个小时内,都是在余震中、在断垣残壁中时刻不停地破拆、争分夺秒地救人。高强度的救援工作让每一个队员都疲惫不堪,实在累得不行了,就趁轮流上阵的间隙,靠在废墟上的水泥板上休息片刻。“记不清是进入灾区的第几天,我在休息时坐在地上就睡着了。我们当时穿的救援装是白色的头盔、橘红色的衣服、黑色的鞋子,当天的太阳很毒,黑色的鞋子又吸热,我一直感觉到脚烫才醒过来。”王晓亮说,因为太累,他和好几个战友在晚上睡着后都感觉不到余震。
由于地震后灾区不通水,王晓亮和战友一个多星期都没洗过头、洗过澡,加上不适应当地的气候,他们中的很多人身上都长满了红疙瘩,奇痒无比。“现在想想,当时身上真的挺难受。”王晓亮笑着说。
在余震不断的重灾区抢险救灾无疑是危险的,但王晓亮却说,身处那个场景,真的顾不上想有多危险,“没心思想、也没力气想。回来之后仔细想想,才感觉到当时真的很危险”。
赶赴灾区前,王晓亮没敢告诉父母即将执行的任务,他怕父母担心。“父母好瞒,但女朋友瞒不住,告诉女朋友我要进入地震灾区后,她在电话中大哭了一场。”王晓亮说,“进入灾区的第三天,女朋友还是通过QQ告诉了我的母亲,母亲看到聊天栏里的信息后,半天才回复了一个‘哦’字,没有再说其他的话。”
王晓亮告诉记者,在地震灾区,他所在的救援突击队与兄弟部队协同作战,救出群众9名,抢救遇难者19名,安置受灾群众26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