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在线
中小学生的寒假应该如何度过?中小学很快就要相继进入寒假停课阶段,然而学生们的活动却从来没有“消停”过。有的继续充电找培训班补习,有的去冬令营享受快乐寒假,有的则劳逸结合参加一些社会活动,有的则被寒假作业压弯了腰。如何更好地贯彻国家“减负”精神,使中小学生过一个充实又有意义的寒假,成为家长们和社会各界一致的关注。
学生心理——
想念伙伴没有归属感
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都会呆在学校里,和同学一起学习、玩耍,基本上已经习惯了这样的生活。突然一放假,孩子不用去上学了,离开了小伙伴,有的孩子就开始思念同学,思念学校生活,对自己的家反而没有归属感。孩子会变得不爱说话,也不喜欢和家长沟通,做什么都不起劲。记者也了解到,不少家长不喜欢孩子到同伴家玩,总觉得不放心。还有些家长在寒假时也不管孩子喜欢与否,就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补习班,这更加重了孩子的抵触感。
教师建议——
让孩子和同龄人沟通
专家表示,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沟通其实并不难。家长首先要在心理上重新审视自己的孩子,他们虽然年龄小,但一样会有心理问题。不要以为小孩子吃饱喝足就好,其它的都不用照顾了。小孩子一旦有心理问题不解决好,拖得久了,同样也会很严重。
另外,处于小学年龄段的孩子正是贪玩的时候,也正是找小伙伴玩的时候。作为家长,应放开手让孩子和同龄人多沟通,别把孩子放在家里弄得和小大人似的,说的是大人话,做的是大人事,和同龄人在一起时反而没话说。时间久了,孩子就会不知道怎么和他人配合,在团体协作上会出现问题。寒假非常适合家长打出亲子牌,多和孩子讲讲自己当年的淘气事,多问问孩子的小想法,孩子的心都是柔软善良的,他们会从心底亲近你,理解你。(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