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特别报道
 
 
 
2014年1月13日 星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捞地沟油,熬润滑油?

  □晚报记者 徐松  文/图

  

  本报讯  “你捞这干啥?你敢再捞我就报警!”1月11日22时许,一40多岁的男子驾驶一辆无牌照三轮摩托车,在周口市区文明路中段几家饭店门前的下水道捞地沟油,男子的举动遭到很多人的指责。

  来去匆匆的“油耗子”

  “每个饭店附近的下水道会有一些‘油水’,这个人经常来这儿捞地沟油,我们也不知道他捞这干啥。”一饭店老板说,国家严厉打击地沟油之前,每天晚上都会有三四拨捞地沟油的在饭店门前的下水道里轮番打捞。

  “现在抓得严了,他们都是每天晚上10点以后才出来。以前是天天捞,现在是隔三差五来一次。有时凌晨一两点,我们也能偶尔发现有捞地沟油的三轮车。”另一家餐馆老板说,刚开始,这些捞地沟油的人都说是捞了喂猪,但是,有经验的饭店老板观察发现,收泔水喂猪的三轮车都是7时前、19时后来的,无论是剩菜、剩饭、剩汤全都混在一起,啥都要,而且从不避讳旁人观察、询问。而这些捞地沟油使用的工具是一个长把儿漏勺,他们只捞取地沟表层的油水,偶尔捞到剩菜、剩饭还会再倒回下水道。

  十分警觉,自称是熬润滑油用的

  记者看到,这名男子驾驶一辆无牌照三轮摩托车,车上装载着一蓝一灰两个塑料桶。除了车把、车座外,车身和塑料桶上沾满了各种污渍,两三米之外就能闻到一股臭味儿。该男子的打捞工具是一根钢铁撬杠、一个长把儿漏勺、一个小水桶。

  他熟练地用撬杠把下水道盖别开、掀翻在一旁,再用长把儿漏勺在下水道水面表层反复捞取油水,而后倒进小水桶。完成一个下水道的油水打捞只用了两三分钟。

  记者以旁观者的身份试问:“你捞这干啥用?现在国家对食品安全查这么严格,公安机关不查你吗?”听到记者如此追问,男子显得很警觉,加快了手中的活计。为了不引起记者和周边三四名旁观者的怀疑,他还以非常坦诚的语气回答:“我捞这些地沟油是熬润滑油用的。地沟油返回餐桌是违法的,谁也不敢要钱不要命。我把这些油水捞回去熬煮去杂,提取其中的油分,以约1.5元/斤的价格卖给建筑工地租赁脚手架的人,他们只用来涂抹脚手架生锈的铁器。”该男子还特别强调:“市场上最劣质的润滑油也需要3块多一斤,反正涂抹脚手架润滑都是一次性的,这种油便宜实惠。”

  “你捞这干啥?熬油!如果再捞的话我就报警!”一位女市民看到记者用手机悄悄拍摄照片,突然大声斥责打捞地沟油的男子。“俺干这生意也不容易,每天夜里像‘偷油’一样,一家老小就靠我熬点废油卖钱过日子,不让捞就不捞了。”本来就十分警觉的男子,听到这位女市民的警告后,一边说着一边匆匆盖上下水道,提着小水桶驾车离开。

  线索提供 刘女士

  一名男子在饭店门前的下水道找捞地沟油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锐评/广告
   第03版:时政要闻
   第04版:城事社区
   第05版:热线便民
   第06版:特别报道
   第07版:综合新闻
   第08版:国内综览
   第09版:国际综览
   第10版:国际深读
   第11版:文娱新闻
   第12版:体育新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教育资讯
   第15版:铁水牛
   第16版:大众拍客
   第17版:小记者周刊
   第18版:作家摇篮
   第19版:作家摇篮
   第20版:成长课堂
   第21版:成长园地
   第22版:作家摇篮
   第23版:作家摇篮
   第24版:成长园地
年夜饭预订遇冷 部分酒店取消预订
捞地沟油,熬润滑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