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版:心灵视窗
 
 
 
2014年8月22日 星期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儿童斜视的类型及特点

  根据斜视程度分三类:隐性斜视、间歇性斜视、显性斜视。

  1.隐性斜视:指的是眼球有偏斜倾向,但由于大脑融像机能的控制而外观不表现出来的斜视。当遮盖一只眼让另一只眼注视物体时,此时被遮盖眼出现轻微偏斜,去掉遮盖,偏斜立即正位。这种隐斜,正常人群中60~80%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而且以外隐斜多见,多数没有明显自觉症状,无须治疗。少数人看书写字易疲劳,可配镜矫正或做眼肌训练。

  2.间歇性斜视:就是说这种斜视不是任何时候都出现,仅出现在一定情况或时间内。这是由于斜视程度较轻,仍能被大脑融像机能部分控制。又分间歇性内斜视与间歇性外斜视。间歇性内斜视较少见,多发生在儿童内斜视早期,主要在用力注视一个眼前细小目标时出现一只眼球过度内转。家长可以发现,这样的孩子在聚精会神看小人书时,一眼盯着书本,一眼跑到鼻根方向去了,抬头后又转回正常。孩子有时说看东西成双,有的没有任何异常。这种斜视状态存在的时间不长,不久就会发展成显性斜视。由于这种斜视因调节辐辏过度引起,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间歇性外斜视比较多见,一般出现在向远看或注意力不集中时,俗称“走神”时。此时会发现一只眼向前瞅,另一只眼却到外侧,而患者本人毫无察觉,经旁人提醒,斜视眼立即回到正常位置;看近物体时一般多能保持正位。随着时间延长,外斜出现的时间愈来愈长,斜视程度愈来愈重,这种状态可持续很长时间不转变为显性外斜,外观虽影响不严重,但双眼单视功能损伤较明显,并随着患病时间逐渐加重。我们遇到不少这类儿童,一年前检查双眼单视三级功能健全,半年后再复查,立体视功能就丧失了,一年后再复查时,双眼同时注视这种一级功能也不存在了,这种斜视是由大脑眼球中枢对双眼运动控制不足而造成的。

  3.显性斜视:这种斜视程度较重,发病时间较长,任何时候都呈现斜视外观。可由间歇性斜视发展而来,有些一发病就呈现显性。斜视的角度有些很大,有些很小,但双眼如何用力也不会恢复正位。由于有较长时间的眼位偏斜,双眼单视功能多数完全丧失。

  根据斜视的方向:可分为内斜、外斜、上斜、下斜以及较少见的交替性上斜和内旋斜与外旋斜。内斜又根据是否由于过度调节引起分为调节性内斜和非调节性内斜。

  根据注视的眼别:分为单眼性和交替性。单眼性斜视占共同斜视的78%,患儿总是用某一眼注视,斜视只表现在另一只眼上。注视眼视力多较好,斜视眼多合并有斜视性弱视,视力低下,同时常伴有异常视网膜对应和偏中心注视。交替性斜视有时右眼注视,左眼斜视;有时左眼注视,右眼斜视,两眼斜视交替出现,但一般有一只眼为经常注视眼,双眼视力多较好,斜视性弱视少见。

  根据斜视的病因:分为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共同性斜视:它的病因是在大脑眼球运动中枢,负责眼球运动的肌肉和支配它们的神经基本正常,因此表现为眼球虽然斜视,但向各个方向转动不受限制,两眼偏斜的度数不论眼球转向什么位置,不论哪只眼注视,都保持不变。这种斜视一般以内外斜视为主。麻痹性斜视:它又可分先天性和后天性两种。先天性多见于儿童,多由眼外肌和传导神经先天发育异常,或出生时的产伤及出生后数月内疾病引起。后天性多见于成人,多由炎症、外伤、肿瘤等引起。麻痹性斜视眼球转向麻痹肌肉方向是运动受限,而且斜视度增大,麻痹眼注视是比正常眼注视时斜视度更大。儿童先天性眼肌麻痹多引起垂直斜视。(胡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专题、专栏等信息资料,均为中华龙都网版权所有,未经中华龙都网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Copyright © 2000-2006 Www . zhld .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第01版:要闻
   第02版:要闻/锐评
   第03版:特别策划
   第04版:时政新闻
   第05版:特别报道
   第06版:城事社区
   第07版:热线便民
   第08版:专版
   第10版:国内/国际
   第11版:国内深读
   第12版:国际深读
   第13版:体育新闻
   第14版:文娱新闻
   第15版:红尘情爱
   第16版:广告
   第17版:健康生活
   第18版:心灵视窗
   第19版:传染病救治
   第20版:为您服务
   第21版:亲子/空间
   第22版:心理/人际
   第23版:传统医学
   第24版:亚当/夏娃
儿童斜视的类型及特点
儿童斜视早发现
早诊断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