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姬慧洋 实习生 史少坤 文/图
本报讯 “咚咚锵、咚咚锵……”8月18日下午,在郸城县巴集乡喻庄行政村村室门口的广场上,腰鼓队的队员们正满怀热情地敲响腰鼓,围观群众不时发出叫好声。“自从市委宣传部的领导来到俺们村,俺村大变样。这就是他们帮俺们成立的腰鼓队,没事的时候俺们就聚在一起热闹热闹。”村民王芝礼笑着说。
记者走在喻庄行政村的主干道上,看到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的墙壁雪白,村民们悠闲地站在路边唠着家常。“腰鼓队又开始表演了,咱都去看看。”不知道谁一声招呼,村民们三五成群,向村室附近走去。“自从市委宣传部下基层工作组的领导来到俺村后,村容村貌变好了,路也修好了,墙壁也粉刷了;村民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夏天用电不发愁了;引导村民致富,他们还给俺们请了农业专家宣讲食用菌种植技术知识,成立3个农村专业合作社,引导发展特色产业。他们给俺村百姓办的好事说不完。”村支书牛永良说。
2013年1月,市委宣传部下基层工作小组在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锋的带领下进驻该村后,立即走访村情民意,入农户、进企业、访学校、去田间,采取会议座谈、走访调查等形式广泛了解村里情况。通过了解,他们得知喻庄行政村辖5个自然村,14个村民组,800户村民,3400人,是郸城县的贫困村之一。如何能够利用工作组的优势和职能帮助改善喻庄的基础设施,引导群众发展经济?工作组牢固树立“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多方协调,破解发展难题。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买空调、买轿车的人越来越多。村里最早配置的变压器是50千瓦的,根本满足不了现在村里的正常用电需求。每到夏季用电高峰期,别说用空调了,电扇都不转。”提起生活用电,村民谢之义满腹抱怨,“现在好了,工作组积极协调市县电力部门,为俺村更换了两台100千瓦的变压器,进行农电网改造,彻底解决了用电问题。今年天这么旱,搁往年庄稼肯定保不住了,改造农电网后,今年没耽误事,俺村的地都及时得到了灌溉。”
站在喻庄村村南的月菊种植地里,记者看到成片的月菊长势很好。“这是食用的月菊,可以泡茶饮用。9月份就可以采摘了。”村民牛永玉说,“去年,我家种了5亩的月菊,毛利润在每亩4000元左右,比种玉米一亩地纯利润要多挣1000元左右。看到效益比较好,今年我又多种了几亩。”市委宣传部下基层工作组为了帮助喻庄村村民致富,积极协调,帮助村民成立了“百家丰”“百家惠”等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群众发展特色产业,50多名村民与郸城双强种植专业合作社签订了200亩的月菊种植合同,使村民的收入有了大幅度增长。
在喻庄小学的校园里,记者看到校园的地面全部硬化,教学楼前还有两个崭新的乒乓球台。由于处在假期,学生都没有上课。透过教学楼的玻璃,记者看到教室内摆放整齐的崭新课桌板凳。据看校的老师介绍,工作组筹资7万元,为喻庄村室和小学购置了办公桌椅153套、健身器材9个。
市委宣传部下基层工作小组的工作人员表示,下一步,工作组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活动进一步深化下基层驻村帮扶工作,发挥宣传部门的优势和职能,积极协调资金和项目,进一步改善喻庄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生产水平;同时加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力度,特别是抓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民的素质,争取把喻庄早日建成富裕、文明的生态小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