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报记者 徐松 文/图
“到社区把我的党费交了去”。川汇区荷花路办事处荷花社区85岁的老党员李凤英7月19日突发心肌梗塞住院,经医生26天的抢救治疗,8月15日,老人刚恢复意识时,这是她说的第一句话。截至8月19日下午记者发稿时,老人依然在坚强地和病魔作斗争。
党员应该一直交党费
8月19日,记者从荷花社区工作人员口中得知这一消息后深受感动,随即到市中医院呼吸科病房采访探望。病床上的李凤英老人满头银发、面容安详,正在睡觉,但她身上的4根输液管、24小时心电监护仪和氧气管,说明这位老人正顽强地与病魔抗争。
记者正在一旁默默观察,老人突然病情发作,表情非常痛苦,咳喘得透不过气来。医生急忙赶到现场,听诊、按压胸口、输入强心剂等药物抢救(如图),5分钟后监护仪显示的数据回到正常范围,老人才慢慢进入睡眠状态。市中医院副主任医师宋菊芯介绍,他们已经为老人做过30多次这样的抢救。
为免打扰老人休息,记者默默站在一边拍照。10分钟后,老人慢慢睁开眼睛,看到记者手拿相机站在病床前,她用疑问的眼神看了看身边的女儿。其子女告知记者的来意,老人气息微弱地打招呼:“大热天你辛苦了。”
“您老人家生病了,还不忘交党费,对党忠诚,您是我们年轻党员的榜样。”记者回答。
“党员应该一直交党费,”老人说,“我是共和国成立那年入的党。地震时我也交党费了……年年要交党费……”
“不多打扰您了,您老人家保重身体,争取早点好起来。”看老人说话力不从心,记者马上中断采访并送上祝福。
老人左手扎了几个针孔,但她握紧右手,使劲儿地扬一扬手,说:“我一定抗争到底!”
到社区把我的党费交了去
宋菊芯医师介绍,7月19日14时许,李凤英老人因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衰、心律失常、休克住院,当时院方向其家属下达了病危通知书,经过医院4名专家联合抢救,现在她的病情基本稳定,但需要重点监护治疗。自入院至8月15日,老人意志很坚强,每次病发抢救时,医生都能感到老人身上有一种信念在支撑着她。
8月15日7时许,一直昏迷的老人刚恢复意识,就有气无力地说:“前儿呀(老太的二儿子翟向前),到社区把我的党费交了去。”在场的宋菊芯顿时感动得流下了热泪。
按照母亲的嘱咐,老人的二儿子翟向前立即骑自行车回家拿着老人的党费本,到社区交了21元党费。荷花社区党支部书记丁文丽、主任张锁柱含泪收下了老人的党费。
翟向前完成“任务”回到医院,让母亲看了看她的党费本。李凤英老人看到“2012、1-7、21元,张锁柱”的字样时,又说了一句“党员要交党费,让你爸注意身体”,随后,才闭上眼睛休息。
据了解,李凤英于1927年生于河南省济源,18岁参加革命工作,协助生产队开展妇女工作;1949年在新乡接受干部培训时入党,先后担任济源二区、四区妇联主任;1953年随丈夫翟本华的部队到云南、贵州剿匪,其间生育4个儿女;1976年,随丈夫转业到周口毛巾织毯厂工作,1980年退休。
虽然翟本华是厅级待遇离休,但他和李凤英老人的家简朴整洁,客厅里用的桌、椅、柜子还是1976年转业时,部队按照规定为营级干部配备的一套简单家具。翟老先生夫妇本可以轻易地帮几个儿女安排工作,但他们一生清正廉洁,四个儿女都是靠自己的本事考学、上班。
老两口不为孩子谋私利,非但没有引来孩子们的埋怨,反而让4个孩子更能体谅孝顺父母。每周末,风雨无阻,4个孩子带着晚辈到老人面前团聚,这样的习惯已经坚持了32年。
线索提供 王雪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