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塔下悼英烈 寺前忆古人

2013-11-14 09:22:46 | 来源: 周口晚报
 

□晚报记者 郭坤 杜欣 金月全/文 朱海龙/图

    因为道路通畅,我们驾车从扶沟县城到柴岗乡,用时不长。

    柴岗乡是远近闻名的蔬菜之乡,蔬菜种植历史悠久,从1990年开始推广发展以日光温室为主的保护栽培蔬菜生产新技术,并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07年5月,时任河南省委书记的徐光春视察柴岗乡后,欣然题词“发展高效农业 致富农民群众”。

    目前,柴岗乡建成了以梅桥村为代表的12个蔬菜示范园区,产品以黄瓜、荷兰番茄、苦瓜、豆角、美人椒、紫甘蓝等精品蔬菜为主,远销北京、西安、武汉、郑州等大中城市。柴岗乡也因此成为中国果蔬生产百强乡镇、全国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置身柴岗乡,那一座接一座、一排连一排的蔬菜大棚让我们看到了柴岗人在土地上大做文章的美好前景。

    柴岗乡的美好前景已绘就,柴岗乡的厚重历史同样不能忘记。

    第32站

    扶沟县柴岗乡

    柴岗乡位于扶沟县城西南6公里处,辖30个行政村,4.8万人,7.2万亩耕地,是中国果蔬生产百强乡镇,全国绿色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柴岗乡地理位置优越,县城三环路与永登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县行政新区部分区域就位于柴岗境内。

    柴岗乡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境内有闻名于世的千年古刹支亭寺遗址,有“小延安”之称的革命圣地塔湾村。

    ★

    周口市

    柴岗

    支亭寺

    支亭寺前忆志伯

    柴岗乡还有一段历史和千年古刹支亭寺有关。

    曾经的千年古刹支亭寺就位于现在的柴岗乡支亭村,坐落在一个南北走向、高出地面5米左右呈龟形状的土岗上。古刹支亭寺始建于北齐武平年间(公元550~581年),是在西汉人张志伯祠全神庙的旧址上修建起来的。

    现在的支亭寺是当地人和香客在1990年前后,你凑一把米、我凑一碗面在原址之上重建起来的。重建的支亭寺依然规模雄伟、建筑华丽、气势壮观、香火鼎盛。

    支亭寺的山门紧挨着支亭村的一个集市,跨过山门之后,耳旁方才还喧闹着的集市叫卖声迅速隐去。寺门前一棵高十几米,树干围4米左右,长势旺盛、枝繁叶茂的槐树尤为醒目。这棵槐树的历史比古刹还要悠久。据史料记载,此树为西汉人张志伯亲手所栽,至今已2700多年。这棵千年古槐,虽历经千年风霜雪雨、电光雷火,但依然倔强峥嵘、枝虬叶繁,给支亭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

    来到支亭寺,不得不提张志伯。张志伯,西汉人,名释之,字志伯,高祖时任大夫之职,为官清正,刚正不阿,不畏权势,因弹劾吕产,被吕后罢官贬于鄢扶,重建家园于龟形的土丘上,院中种植奇花异草,花香四溢,并建小亭一座,名“芝庭”,龟的头部植槐树一棵,其意“植槐定宝地”。汉文帝时,鄢扶洪水横流,成为泽国,民不聊生。张志伯为治水患,发展农商,不顾年高体衰,带领黎庶挖沟排水,不幸舟翻遇难。其二子与百姓继续治水,终退洪水。

    汉文帝被张志伯贬后的惊人事迹所感动,为其平反昭雪,并晋升三级,以相国礼葬于寺西岗上(1970年这一大型汉墓被毁),其住宅改为志伯祠,子加官晋爵。

    东汉中期,志伯祠改名为全神庙,供奉天地全神。北齐武平年间,佛教兴盛,文宣帝命国子监博士张思伯到此组织建寺工作,庙宇成为佛道合一的寺院,并定为紫亭寺。之后几度颓圮,数度修葺。至明正德年间,先后建竣天王殿、菩萨殿、大佛殿殿庑20多间,香火更加兴旺。后不知为何改名为芝亭寺。清嘉庆年间,因芝亭寺犯忌讳,把芝亭寺改为支亭寺,沿用至今。

    古刹支亭寺经众多朝代更替,几度兴衰,屡遭兵燹。至民国初年,政治动乱,战火满天,寺院只剩残垣断壁,殿顶见天。新中国成立后,寺院被改为学校。1986年,河南省政府公布支亭寺遗址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学校搬迁,1990年前后,在当地村民和香客的资助下,支亭寺才得以重建。

    回忆张志伯事迹,了解千年古刹历史,我们不由在心中感叹:只有心系百姓之人,才能被后人永记敬仰,流芳百世。

    塔湾村里悼烈士

    柴岗乡的一段历史和塔湾村有关。

    塔湾村位于柴岗乡西南约1公里处,因村东有条斜河、村南有座古塔而得名。

    解放战争时期,塔湾村有数十人为解放战争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被誉为扶沟的“小延安”。为纪念在战争中牺牲的塔湾村籍烈士以及在塔湾村牺牲的一些无名烈士,扶沟县政府在村南塔湾烈士陵园内建塔湾烈士纪念塔。现在,塔湾烈士陵园成为柴岗乡乃至扶沟县的一个重要革命教育基地。

    高20余米的塔湾烈士纪念塔巍然屹立在烈士陵园正中央。塔湾村村委会主任施水安告诉我们,目前陵园内安葬着24位革命烈士,其中,18位有名烈士,6位无名烈士。“16位姓施,1位姓张,1位姓乔,6位无名烈士合葬一处”。

    绕过纪念塔,原中共扶沟支部创始人施德生及其夫人的合葬墓便出现在眼前,这座合葬墓东面是一排烈士墓,分别安葬着张姓烈士、乔姓烈士以及其他15位施姓烈士和6位无名烈士。施水安对我们说,这些有名有姓的烈士都是塔湾村人。今年64岁的村民施学文告诉我们,他的爷爷、四爷和叔叔就安葬于此。

    6位无名烈士墓位于陵园东北角,一座模糊不清的石碑记载着他们的丰功伟绩。碑文显示:“1945年7月,120部队在解放(许昌市)鄢陵城战斗中,6名伤员被秘密运到塔湾村治疗,因伤势严重,医治无效而牺牲。为了英烈的遗体安全,把他们安葬于不易发现的地方。天长地久……6名烈士的遗骨安全于1992年8月搬迁至此,并重新修建。”

    施水安告诉我们,村里前辈们生前在一起聊天时经常讲,6位无名烈士是解放军120师53团的战士,年龄大致在14~16岁,当时是从学校出来参加革命的。牺牲前,曾多次说他们是山东曹县、单县、东明和临沂等地人。

    施学文说,塔湾村之所以有这么多人献身于革命,和曾到毛泽东主席家做过客的塔湾村人施于民回村播散革命火种有很大关系。他说:“1925年,施于民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他曾3次回村宣传共产主义,播撒革命火种,带出了一大批参加革命的塔湾村人。”

    施于民并未安葬在塔湾烈士陵园,施水安告诉我们,施于民安葬在扶沟县烈士陵园。

    为新中国成立流血牺牲的塔湾革命烈士没有被后人遗忘。1992年前后,塔湾村村民施一才带头捐款2000元,并发起村民筹资6万余元,建起塔湾烈士陵园,陆续把20多位烈士迁葬在陵园里。之后的每年清明节,柴岗乡的学校都会组织学生来到塔湾烈士陵园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烈。

    “还有一些塔湾人同样不能被遗忘。”施学文说,塔湾村走出去很多参加革命的人,但因为村中施姓为主要姓氏,为了避免牵连到村里人,当时很多参加革命的施姓人都改了名换了姓,以至于他们在牺牲之后难以魂归故里。

    魏寨村民舞生活

    在柴岗乡追寻历史时,我们途经了魏寨村,该村一个不大的小院里传来的音乐声和鼓点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

    这是在干嘛?

    近前了解,原来是村子里的一支腰鼓队正在村委会的小院里排练腰鼓舞。身穿统一服装,腰别腰鼓,手拿鼓槌,踩着《大喜的日子》的节奏,十几位妇女正排练得热火朝天。

    “村民富了,开始享受生活。”乡文化站站长陈国喜告诉我们,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自娱自乐,丰富业余文化生活,“魏寨就是我们乡的一个典型代表,几十名妇女凑在一起组成了一支腰鼓队和一支盘鼓队,她们买服装、置乐器,自编自跳,锻炼身体,享受生活。”

    魏寨村会计王林廷笑着对我们说:“她们还真跳出规模来了,腰鼓舞、扇子舞、盘鼓舞、花棍舞、广场舞跳得有模有样。每天晚上,村委会的院子里和村子里一个水泥砌的广场上,到处都是跳舞的人。”

    “她们不仅在魏寨跳,还到周边村庄跳,逢集逢会也少不了她们的身影。”王林廷说,“现在,村子里许多三四岁的孩子一听到音乐,也跟着蹦蹦跶跶。”

    “她们不为名也不为利,就图个身体健康,她们的表演极大地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陈国喜说。

    《大喜的日子》再一次响起,几个三四岁的孩子欢快地跑到腰鼓队的队伍里,蹦蹦跳跳,惹得采访组的两位成员也忍不住下场体验了一下。他们的笨拙动作惹来腰鼓队的队员阵阵大笑,没关系,不管会跳还是不会跳,图的不就是一个乐呵么。

    本活动由中国移动提供通讯支持

责任编辑: 李鹤  

 图片新闻  
周口手机报
   
· 部分饭店附加条件才给发票
· 市开发区金海路路灯何时亮起来
· 恶臭垃圾堵大门
· 路遇老人跌倒,你会扶吗?
· 4路公交车为啥让人等30分钟?
· 步行街该管管了
· 和谐周口 关爱生命
· 汽车远光灯,照见了什么?
· 中秋节,网友们最难忘的事儿
 
精华综合
[房产]
经济春季报:调控是否放松 明年1月见分晓
[汽车]
或9月份亮相 保时捷Macan谍照再曝光
[健康]
北京医管局拟明日挂牌 “酝酿”历时一年多
[考试]
[家电]
“互联网基因的缺乏以及‘体验’的绊倒 ...
[时尚]
前短后长 时髦春装层次秘笈
[社会]
哈尔滨今冬严控融雪剂使用
[体育]
中宇男篮股权转让惊现"神转折"
娱乐]
吴奇隆刘诗诗公开恋情
   
   
· 浙江“土豪”定亲给888万现金
· 创意达人胡须赛上秀“面部神器”
· 维密发布奢华珠宝黄金内衣
· 厦门“土豪金”建筑金光闪闪
· 加拿大开设北极熊监狱
· 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上演“泡沫大战”
· 上海一马路装50多只探头 惊呆路人
· 安徽合肥世界最大鼓型建筑开放
· 广西柳州警方找回被盗300余岁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