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周口市农业科学院:
创造国内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

2014-09-19 08:53:29 | 来源: 周口晚报
 

市农科院的麦田

各种果蔬挂满枝头

市农科院专家深入玉米地指导种植

       □晚报记者 张劲松 文/图

       本报讯 9月18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省驻周媒体和市属新闻媒体记者参会。发布会上,周口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市农科院)副院长殷贵鸿介绍了全市农业科技发展现状、市农科院在作物育种、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下一步工作目标和打算等情况,并就公众关心的话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殷贵鸿介绍,周口是我省第一产粮大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目前,全市农业科研系统包括1个市级农科院和5个县级农科所(西华农科所、郸城农科所、项城农科所、川汇区蔬菜研究所、沈丘农科所)。市农科院始建于1965年,是农业部首批重点农科院。主要从事小麦、玉米、大豆、棉花、芝麻、蔬菜等农作物新品种选育,以及土壤肥料、食用菌、植物保护等实用技术研究,并开展相关的科研成果转化和服务“三农”等工作。市农科院现有高标准试验地300多亩,育种繁育基地2800多亩,并配有进口的小麦收割机等先进的田间作业机械;拥有分子育种、品质分析、烘培蒸煮、组织培养、土壤分析化验等7个专业实验室,实验室面积2100 平方米,万元以上仪器设备400多台套,病害接种鉴定圃1000 平方米。

       殷贵鸿说,长期以来,我市科技人员培育出一大批优质高产农作物新品种,先后获各级成果奖248项,其中主持完成并获得国家级、省部级成果奖84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三等奖1项,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杰出发明者金奖1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相继培育出国审农作物新品种18个、省审新品种40个。特别是小麦育种已成为全国优势学科,相继育成30多个小麦新品种,其中12个通过国家审定,13个通过河南省审定。创育了享誉全国的周麦品牌,市场占有率高、美誉度好,小麦育种居国内领先水平。周麦16、周麦22连续多年蝉联河南省十大推广品种,每年新增社会经济效益20多亿元,为全省小麦持续增产增收作出了突出贡献。

       政策解读

       9月18日,在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市农科院副院长殷贵鸿就我市农业科研工作今后的打算、如何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等热点问题,向参会的媒体记者一一作出解答。

       记者:在中央持续聚焦“三农”工作、大力推进农业科技的背景下,我市科研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尤其是在农民关注的品种产量、抗病、品质方面,请问今后有什么打算?

       殷贵鸿:作为周口育种创新的主力军,我们以品种选育为重点,加快农业科技创新步伐,选育出一批在产量、品质、抗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突破性并适应现代耕作制度的主导品种。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加快农业科研平台建设,每年争取项目不少于5项,力争完成现有试验地出让和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征地工作,积极争取涉农资金,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基地基础性建设。以成果转化为动力,服务国家粮食生产,加强与科技实体的合作力度,扩大高产示范创建面积,带动良种良法的大面积应用,计划每年创建示范方不少于10万亩,省内推广种植周麦系列新品种达到2000万亩以上。以人才建设为手段,打造农业科技创新队伍,切实解决农业科技人才断层问题。

       记者:有专家称“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周麦”。今年,周麦系列品种连创国内高产纪录,成为夏粮生产中的焦点话题,央视新闻联播等各大媒体对周麦争相报道,请您详细介绍一下相关情况。

       殷贵鸿: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周麦系列品种在今年夏粮生产中连创佳绩,标志着我市的小麦育种居国内领先水平。周麦22号在商水农场千亩示范方实打验收中,平均亩产764.2公斤,创造了国内千亩高产示范方实收最高亩产纪录,成为河南省第一大推广品种。最新育成的新品种周麦26、27、28号,表现出高产、稳产、多抗、广适、优质的突出优点,是理想的接班品种。国审周麦27号在焦作市修武县百亩高产示范方现场实打验收,平均亩产821.7公斤,创造了国内冬小麦单产最高纪录。国审周麦26号在鹤壁市淇滨区千亩高产示范方现场实打验收,平均单产为 761.9公斤,创造了国内优质强筋小麦新品种千亩方高产纪录。

       记者:近来,群众对农业科技转化和推广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反映强烈,请介绍一下我市农业科技推广的相关情况。

       殷贵鸿:市农科院在农技推广中发挥出了重要作用。近几年,依托我院的技术、人才、产业技术体系优势,不断探索创新专家大院、合作共建、科技帮扶等农业推广模式,比如通过开展院乡合作、下基层结队帮扶、开通“三农”热线等,大大促进了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通过小麦、大豆、芝麻、食用菌等国家和省级试验站,相继在全市建立了百亩、千亩、万亩高产攻关田和示范田,产生了较好的示范和引领作用。积极开展科技入户工程,邀请国家和省级农业专家,对示范户及种粮大户进行技术培训,近5年累计培训人员1.5万人次,发放技术资料超过3万多份。

       与此同时,扎实开展“周科”杯周麦系列品种高产竞赛活动,设置奖金60万元,所有种植户均可参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科学种田积极性,促进了良种良法的推广和普及。创新农技推广手段,组建了周口市农业科技服务团和农业专家志愿服务队,积极探索建立“农业专家+县市农技人员+新型农业经营组织”的技术服务模式,每年派出20多名科技人员,深入农村基层,支持鼓励和引导农村各类合作组织、专业技术协会和研究会的发展,建立农民、企业家、专业技术人员广泛参与的科技服务“一条龙”的新模式。

       记者:人才对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请问在人才建设方面,作为农业科研单位,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殷贵鸿:人才是第一资源。市农科院现有科技人员中,博士1人、硕士18人、高级职称24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3人,省管优秀专家3人,省级学术带头人6人。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是坚持人才建设与科研创新相结合。把年轻、有干劲、有潜力的科研人员充实到科研一线,大胆选拔重用青年领军人物,竞聘优选3名40岁以下的青年科技骨干担任课题主持人。在新老一代科技人员的共同努力下,培养出了小麦、大豆等有影响的科技创新团队。小麦育种团队被认定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是我市首个省级创新型科技团队。二是坚持人才建设与项目建设相结合。依靠科研优势,每年申报国家、省级各类项目20多项,通过项目投入与研发,育种速度大大加快,育种后劲充足。三是坚持人才开发与产业开发相结合。鼓励专业技术人员以技术、专利发明等要素参与企业分配,激发了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实现了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加速了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合作企业河南天存种业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小麦专营公司,被评为全国种业50强。

责任编辑: 李鹤  

 图片新闻  
周口手机报
   
· 部分饭店附加条件才给发票
· 市开发区金海路路灯何时亮起来
· 恶臭垃圾堵大门
· 路遇老人跌倒,你会扶吗?
· 4路公交车为啥让人等30分钟?
· 步行街该管管了
· 和谐周口 关爱生命
· 汽车远光灯,照见了什么?
· 中秋节,网友们最难忘的事儿
 
精华综合
[房产]
近半省级地方两会召开 新型城镇化等改革...
[汽车]
本次车展购车价格全年最低
[健康]
北京医管局拟明日挂牌 “酝酿”历时一年多
[考试]
[家电]
“互联网基因的缺乏以及‘体验’的绊倒 ...
[时尚]
消灭斑斑重在防晒
[社会]
北京地铁平谷线有望过燕郊
[体育]
足协两日内定是否受理中能申诉
娱乐]
姚晨事件爆料人:圈内提供新信息
   
   
· 中国大爷公园锻炼亮肌肉 火爆直追广场舞...
· 澳洲84岁猎手与世界最大鳄鱼共同生活30年
· 山东海底“嫦娥奔月”迎中秋
· 河北小伙用99999只红辣椒摆"心"形求婚
· “打坐”喵星人萌态蹿红网络
· 三轮车迎亲
· 海南村民成功放飞特大天灯 直径达40米创...
· 江西德兴有座“塔坚强” 仅剩半边坚挺50...
· 挪威将建世界首家极光酒店:玻璃屋顶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