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老少爷们,今天把大家召集起来,主要商议安路灯、装摄像头的事,这两项投资需要11.8万元,按‘一事一议’奖补政策,国家奖补7.8万元,另外4万元就靠咱大家想法子了。这事大家搁在心里掂量掂量,是办还是不办,这钱是筹还是不筹?”近日,在沈丘县周营乡孟寨村委会大院里,村党支部书记孟春田对台下800多名村民发表演说。
人群中叽叽喳喳议论道:“这几年,咱村靠党的好政策铺了水泥路,吃上了自来水,建起了文化广场、农家书屋……去年还被评为省生态文明示范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咱村可不能落后呀!”在场的村民孟庆连大声说:“安上路灯,大家伙晚上走路方便了,装上摄像头,小偷小摸也不那么大胆‘光顾’了,这是个便民惠民的大好事,我举双手赞成!”
孟庆连的话音刚落,到场参加“一事一议”筹资大会的村民纷纷举手赞成。这是日前笔者下乡采访亲眼目睹到的、周营乡利用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破解发展公益事业筹资难问题的一幕实例。
今年以来,该乡在积极扎实稳妥推进“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工作中,重程序、“四堂会审”,乡里规定凡是向群众收取“一事一议”投资项目资金的村,必须把投资项目、资金数额提交村党支部会、村委会、党员村民代表大会、全体村民大会讨论。严把复核审批关。“一事一议”投资项目资金数额经4个会议讨论通过后,投资项目村将会议记录、施工方案、筹资渠道、施工图纸等原始资料一并交由乡政府备案,乡政府及时组织有关人员对项目村入户走访调查进行复核,以确保筹资筹劳的程序合法化、上报材料真实、所办公益事业为民惠民,力使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据了解,目前,全乡有7个村通过这一筹资措施,筹资筹劳(折资)总额30余万元,加上村级投入和社会捐助资金总额达48万余元。
(谢辛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