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刘彦章) “这瓶酒和我家的一样,不知道是真是假。”3月21日,西华县聂堆镇道南村75岁的张秋生指着一瓶展示酒问。该县工商局“送法到乡”活动组宣传队员告诉他,这酒是工商人员在一次打假中收缴的假酒。当日,该局“送法到乡”活动组在聂堆镇向农民群众现场宣传商品辨假知识和消费维权知识,受到欢迎。
今年以来,该局深入辖区乡村、企业、商户走访座谈,了解消费者对真假商品的辨别能力和消费的维权知识水平,并一一记入民情日记,然后归纳整理。同时,根据消费者投诉热点,将辨假知识制作成光碟,配制成一道道丰盛的工商送法“自助餐”,由消费者根据自己需要先“点菜”,再由工商宣传队员负责“送餐”,有效地增强了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志,你看这化肥如何鉴别真假?”当日,在活动现场,该镇轩那村村民轩胜利“点”了如何鉴别真假化肥这道“菜”。
“首先看肥料包装。正规厂家生产的肥料,其外包装规范、结实,印有商标、产品名称、养分含量、净重、厂名、厂址等;假冒伪劣产品的包装一般较粗糙,包装袋信息标示不清、质量差、易破漏……”该局宣传队员屈辉拿出早已准备好的宣传资料,为他“送”上了满意的答案。
记者在活动现场看到,一些过往群众纷纷停下来,或索取宣传材料,或咨询相关法律问题,工商人员都一一热情接待和解答,让过往群众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