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课程是职业学校电子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由于电子技术更新速度快,教学内容和知识结构的应用性、实践性、创新性及知识更新都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仅能使学生完成低层次的教育,缺乏适应就业岗位更新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作为电子技术课的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理论,掌握技术,使他们具备独立接受新信息、处理新信息的能力。我在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提高学生对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职业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学习趣味教育。只有学生自己真正意识到电子技术的重要性,并对此感兴趣,才能更好地对其进行研究,更好地掌握电子技术的精髓,通常情况下,学生在刚接触电子技术的时候对它是充满好奇的,教师要抓住这一特点,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始终保持对电子技术的热情。教学开始初期,可以做简单的实验,如在讲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时,作为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开关、万用表、电源及高度发光二极管,让学生自己去琢磨、去制作,在制作中体会成功的乐趣,真正意识到自己是课堂的主体,既提高了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结合教学内容,改革课堂教学的组织结构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教材内容一般比较抽象,理论性强,专业术语、名词概念较多,与学生过去所学的知识联系不大,学生理解领会教材感到十分困难。因此对于教材必须做出适当的处理。
针对现在的中职学生文化素质低,理解能力弱,以及中职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操作性工作的客观实际,在组织教学时,理论要求适当降低,要避繁从简,多讲宏观的东西,少涉及微观的分析,要以定性分析为主。
优化教学手段,创设新型课堂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强、信息量大、易于接受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于教学之中。教师教学过程中重新组织、整合课程的教学内容开发多媒体教学课件,使学生更容易地从课堂中形象生动地获取专业知识。据我了解,目前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中使用多媒体课件上课的课时数占总课时的比例达35%。
另外,教师可以建立一个老师与学生的公共电子信箱,可以利用网络课程平台的教案、课件、通信线路方面的照片等教学资源进行自学。
理论指导实践,重视实践教学
针对电子专业的特征,采用实践教学方式。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主要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在实践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在实验室里观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学习,使学生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掌握较强的实际本领。改变原来的纸上谈兵的状态,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提供具有专业知识技能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总之,中职电子技术的教学,应以市场及企业为主导,不断对其进行改革。改变不适合现代化发展的教学模式,以新的模式对学生进行电子技术的教学,在提高其专业知识水平的同时,提高其技能及创新能力,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能更好地为现代化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作者单位:西华县第二职业中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