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王泉林) 曾经让农民无处安放的作物秸秆,如今在扶沟成了抢手货。作为生物燃料发电,作为饲草喂养牲畜,作为还田用的肥料,作为造纸用的原料……秸秆综合利用发挥效益,每亩能为农民增收300多元。
“这一车麦秸能卖二三百元,我一天能拉三四趟,收入千把块钱不是问题。”昨天,在扶沟县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农牧场的秸秆“经纪人”范玩兴奋地对记者说。在国能公司院内,装满麦秸的大小车辆排起了长龙,等着工作人员过磅、付款。2008年,扶沟县引进了北京国能生物发电项目,以生物质秸秆为原料,向社会提供绿色电能。自投产以来,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每年消耗秸秆等农林废弃物15万吨,仅秸秆收购一项每年就能为扶沟农民带来直接经济收入2500万元。如今,麦秸、玉米芯、辣椒秆、豆秆、稻壳、花生壳等都成了国能生物发电公司的重要原料,也成了农民手中的宝贝。为了便于秸秆收集,该公司还免费为“经纪人”提供打捆机。为推进秸秆的综合利用,扶沟县农牧场大力推广秸秆打捆回收利用,规定凡打捆率超过50%的行政村可给予每亩2元钱的奖励。
饲草也是秸秆在扶沟的一个重要用途。扶沟县宝乐奶业公司饲养着上千头奶牛。公司每年都要拿出30万元资金,收购800多万斤作物秸秆,用5个总储量为7800立方米的青贮氨化池进行氨化处理。秸秆被用作饲料喂养牲畜后,产生的粪便被发酵还田,成为优质的有机肥料。韭园镇“骏马庄园”院内也堆满了麦秸,这个庄园的经营者养殖了10多匹骏马,一方面用于商业宣传,一方面用于顾客骑乘体验。麦秸是这些骏马的主要饲草。
据了解,目前在扶沟仅国能生物发电有限公司就能消化该县东北部六七个乡镇的秸秆。韭园镇70%的秸秆都被回收,相当一部分提供给了周围的养殖户当作饲草,而北部部分乡镇的秸秆多被粉碎还田,用作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