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王泉林 通讯员 史晓康
麦收工作已经结束,可扶沟县韭园镇小岗行政村村民杨建华的忙碌却还要持续一阵子,他的主要任务是把收来的麦秸碾压瓷实。
见到杨建华时,他正在自己的场里碾麦秸,大大的汗珠一颗颗地从他黝黑的脸膛上滴落,看上去是那么的酣畅淋漓,手扶小四轮像脱缰的马儿跑了一圈又一圈。
在高高的麦秸垛旁边,杨建华兴奋地说:“今年开始得有些仓促,没敢收太多麦秸,就这也累得够呛。”
“为什么不借助于机械呢?”记者问。
“这就是我今年失误的地方。”杨建华惋惜地说:“没想到会这么累。搞秸秆收购不愁货源,销路也多,我有很多朋友做这生意。看他们很自在,我今年也学着弄了些。可开始的时候怕投入多回报低,没敢投资买机械,结果很多活儿都得人力干,可把我两口子累坏了。”
“你收的麦秸往哪卖?”记者好奇地问。
“现在还不卖,主要是存麦秸。由于现在麦收的流程变了,所以很多打捆后的麦秸不能被充分压实,麦秸的芯里一旦进了水就会发生霉变,到时候就一钱不值了。现在我把它碾压瓷实,然后再垛起来,不管卖给养殖户还是拉往外地的造纸厂,没有碾压过的麦秸是没人要的。”
“你的秸秆都卖给谁?”记者问。
“现在的秸秆不愁卖,市场价都3毛多钱一斤了,我这一垛麦秸能卖万把块钱呢!鄢陵县的一家毛驴养殖户早就联系我了,宝乐奶业也来收购。实在不行,就卖给河北的造纸厂,人家是大厂家,只要质量好,你有多少麦秸都能卖掉。”
这么累,利润又不高,这样的生意似乎没有多少吸引力。
可在杨建华看来不是这样。“今年累,主要是吃了没有机械的亏,明年我准备买2台抓机,按目前的情况看,明年收秸秆我能挣五六万元呢!”
听着杨建华的计划,记者仿佛感觉到眼前这一垛麦秸不是草,而是黄金。
杨建华说:“风险是有的。这么大的一垛秸秆,如果起火就麻烦了,你看我把旁边喷灌机房的钥匙都时刻带在身上,不敢离身,以防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