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报告在谈及“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设高素质执政骨干队伍”时强调“鼓励年轻干部到基层和艰苦地区锻炼成长”。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增长才干,历来是我们党培养和造就干部的重要方法,也是干部成长的最广阔道路。青年干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生力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实践,在艰苦环境下磨砺意志,在基层一线增长才干,在创新实践里提升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一、深入基层,“接地气”,找准定位
“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基层一线是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下基层,怎么下?关键是找准定位,它不仅是一个态度问题,而且是一个方法论问题。要“身下”,更要“心下”。所谓“心下”,就是要真正有扎根地方和在基层干事创业的决心和信心,不能有“镀金”思想和做客心理。既然选择到地方工作,就要有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准备,不能心猿意马,遇到困难和问题,就打退堂鼓。下去工作就要放下架子,尽快融入地方和基层新环境,融入基层干部群众中,把全部心思用到地方和基层工作当中,以实际行动与当地群众打成一片,赢得他们的信任支持。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青年干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脱离群众。脱离群众,我们的工作就容易脱离实际,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在深入基层中“接地气”,工作才能做到胸有成竹、有的放矢、游刃有余,避免说话“不着调”,办事“不靠谱”。基层工作直接面对群众,矛盾多、困难多、挑战性强,最能锻炼干部,最能检验干部。青年干部既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和志向,更要有脚踏实地的责任和担当,真下去、沉下去、融进去,真正在基层、在现场,一身土、两脚泥,和群众说到一块、干在一起,真心实意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这样才能在那里站稳脚跟,打开工作局面。
二、适应环境,“聚底气”,多学善思
青年干部有自己的专长,有文化知识、有理论水平、有理想抱负,这是优点,是做好地方和基层工作的有利条件,但地方和基层工作环境、工作对象、工作方式、工作内容、工作要求有很大变化,能不能适应新环境,将是一个很现实的考验,过去熟悉的东西暂时用不上,不熟悉、不懂的东西遇到很多,要适应工作新变化,尽快解决可能遇到的“水土不服”问题。抓紧时间学习至关重要。一要学理论、学政策。要重点学习党在基层的路线方针政策,特别是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系列讲话精神,把握精髓要义,领会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二要搞好调查研究。要了解当地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熟悉当地社情民意,历史人文和风土人情,虚心向当地干部和群众学习,向实践学习,做到心中有数,取得发言权。多到干部和群众中间走走,熟悉他们的工作和生活,了解和关心他们的疾苦冷暖,善于在与他们的交往中提高做地方和基层工作的本领。坚持边学边干,学干结合过程中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能力。青年干部到基层全新岗位工作,必须发扬团队精神,紧紧依靠领导集体推动工作,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干事创业。当地干部特别是老同志,熟悉当地情况,有丰富的工作经验,要虚心学习他们的好经验、好思想作风,坚持平时多交心,遇事多商量,工作多支持,做到荣誉面前不争功,利益面前不计较,困难面前不躲闪,责任面前不推卸,以良好的人格魅力赢得他们的认同。要坚持群众路线,重大决策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论证,认真听取当地群众以及咨询机构、专家学者的意见。特别是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决策,要充分了解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善于用说理的方法引导群众,共同把决策制定好、执行好。
三、苦干实干,“夯实气”,创优良业绩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靠实干,基本实现现代化要靠实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靠实干”。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肩负“兴一方经济、惠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重任,实干是青年干部干事创业的关键所在。青年干部都有干事创业的热情,希望创造好的政绩,重要的是首先要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经济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次要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在苦干实干上下功夫。工作中,要增强“四个意识”,善于开动脑筋,坚持实事求是,吃透上情和下情,结合本地区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既要有攻坚克难的闯劲、冲劲、韧劲,勇于探索和创新,又要尊重客观规律,坚持科学的工作态度。既要有宏观思路,又要在抓实、抓细、抓具体上下功夫,做到干每一件事都要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既要脚踏实地搞好当前发展,又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理念和境界,多干打基础、利长远的事,甘于做铺垫性的工作,坚决反对急功近利、搞劳民伤财的所谓“形象工程”。青年干部到地方任职,不可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要有经历风雨、迎难而上的精神准备,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与当地干部群众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创造出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四、淡泊名利,“立正气”,树良好形象
做事还是做官,是每个青年干部需要经常思考和面对的问题。青年干部是党和人民事业的骨干,应该把自己的人生追求融入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奋斗之中。坚持正确的权力观,牢记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正确行使手中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用好权;正确对待名利,不为私心所扰、不为名利所累,视党的事业重如山,视名利淡如水;树立正确的进步观、成长观,真正把到基层工作作为自己学习提高的机遇,锻炼成长的过程,要与优秀共产党员比理想信念,与困难群众比生活待遇,与先进模范比工作奉献,保持良好心态,不断焕发进取的激情。青年干部做好本职工作,需要在群众中树立良好形象。这个良好形象,包括思想、品格、作风和工作等各个方面。首先,要干出实实在在让群众满意和信服的工作业绩,同时,要时时处处,通过自己言行体现出一个青年干部的好品格、好作风。要讲修养、讲道德、讲廉耻,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精神追求,始终做到表里如一,言行一致。要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常守为官之道。把好小节关、亲情关、社交关,要时刻自重自省、慎独慎微,做到“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谨防一失足成千古恨。要不断增强辨别是非和抗拒诱惑的能力,自设“高压线”、自筑“防火墙”,炼就“百毒不侵”之身、“金刚不败”之躯,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树立“为民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作者单位: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青年干部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是党和人民各项事业的生力军,肩负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要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于现代化建设实践,在艰苦环境下磨砺意志,在基层一线增长才干,在创新实践里提升能力,为实现中国梦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