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秋,我在师资相对雄厚的镇一中北院就读。在初一的读书生涯中,班主任肖老师安排我与一位叫小英的女孩同桌。那时,我家里生活拮据。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时,我考的总分却是全班第一,全校第八。因此,我深受老师和同学们喜爱。
与我同桌的小英,家住清河镇街上,是一个标准的街面人,高高的个头,瓜子脸儿,白皙的脸庞上镶嵌着一对美丽的大眼睛。起初,因为她是女生,又是街面人,我怕她瞧不起农村人,近一个月了还不主动和她说一句话。我只顾自己埋头读书,很少理会这个活泼可爱的“街面女生”。认识她是从她的歌声开始的。在音乐课上,她那高亢嘹亮、优美动听的歌声,引来全班同学惊羡的眼神,大家常常叫她“小百灵”。她那充满吸引力的歌声,常常带动全班同学上好每一节音乐课,带动大家学会了令人难忘的《十五的月亮》、《望星空》、《妈妈的吻》、《驼铃》。因此音乐老师也爱给我们班上课,主要是因为同学们在小英的带领下学得快,也没有了调皮生捣乱。当年元旦期间,在全校的歌咏比赛中,在小英的领唱下,我们班获得第一名。大家都认为,长大后小英是块唱歌的料,说不定会成为歌星。
小英帮困济贫、乐于助人的品格是其他同学无法相比的。当时,学生上晚自习班级烧汽灯,而晚自习后和早自习需要点自制的煤油灯。我没有钱买煤油灯,更不用说点蜡烛了,常常趁着邻桌的微弱灯光来学习。每每这时,小英总会把闪着明亮烛光的蜡烛移到课桌中间正前方位置,我便会送去感激的眼神,也不曾说声谢谢,便继续埋头读书。后来,还是她看出了我胆怯、不好意思的心理,主动告诉我:“咱们都是同班同学,有啥不好意思哩,有啥困难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的。我的课桌里有蜡烛,以后别趁人家的灯光看书了,那样光线太暗会看坏眼的。”就这样,她的课桌里经常备有三两支蜡烛,我会怀着感激的心天天与她同烛而读。每当她有不懂的问题时,我们便会在一起讨论,共同遨游于知识的海洋。一年级第二学期,在我的带动下,她的学习成绩也由中游提高到全班前十来名了。
初二时,我和小英不在同一个班级了。每次见面,我们总要打声招呼。后来,我考上高中、大学,成为公家人。十余年来,我一直忙于工作,仅从一远房亲戚那儿打听了有关小英的一些琐碎消息:原来她初中毕业后,结婚生子,在街上干生意,当起了个体老板。
今年麦收前夕,我在镇南头的十字路口买果品付钱时,一抬眼看到眼前这位中等身材,身体稍胖,又不失年轻风韵的女老板好生面熟。我试探性地问了其芳名,结果令我喜出望外,原来,同桌的她就近在眼前!
我们感慨万千。她说,她初中毕业后没考上高中便回家干了个体生意,经过近20年努力,现在建起了价值六七十万元的三层楼房干起了超市,还准备投资建一个影楼呢。
望着眼前熟悉又陌生的脸庞,我祝福她依靠辛勤努力打拼了一个属于她自己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