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年届古稀,但还有机会扶老携幼,心里感到很欣慰。老的是我的母亲,幼的是我的孙儿。
母亲是地地道道的乡下人。父亲去世后,我每年都要把她接到县城里住些时日,但常常是没住几天她就吵着要回家。前些年,她的身体很好,自己能照顾自己,加上嫁在本村的二妹的照应,我只需每月按时送钱送物就行。
儿子儿媳在省城工作,但为了便于照应,我和老伴让儿媳回到县城生下了可爱的孙子。之后孙子就一直由我们带着,直到小学毕业。我本想继续带下去,但有关政策规定孩子升高中考大学必须回到户籍所在地,否则会有很多麻烦,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前途。没办法,我们就把他送进了省城。送走孙子后,我和老伴顿觉轻松了许多,我们想从今往后只要把老娘照顾好就行了。
我儿子下海经商,忙得很少回家,儿媳也是忙得早出晚归,还常常出差。因此,他们俩对孩子的管教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孙儿在县城上学时成绩一直都很好,进省城后,第一次期中考试,七门课除了语文、数学、英语好一点外,其余四门课均不及格,急得我在家如坐针毡,期末考试前便心急火燎地赶到省城去辅导,一下子把他的成绩从下游“抢救”到了中游。然而,第二次期中考试时,他又有三门功课不及格,我不得不又赶去“抢救”,又把他的成绩从下游“抢救”到了上游。然而,这时我已清醒地意识到,孙儿的学习成绩光靠我临时去“抢救” 是“抢救”不了的。
面对这种情况,我们在家怎么也呆不住了,去年我们老两口便搬到省城来为孙儿陪读,住在一套新购的“学区房”里,又和孙儿朝夕相处,其乐融融。
然而好景不长,还未陪读一年,我的老母亲就生病卧床了,吃喝拉撒都靠人伺候,我二妹一个人根本无力承担,我这个做儿子的当然不能不管。于是我对老伴说,你留在省城照顾孙子,我回家照顾老娘吧!老伴不同意我的安排,她说:“你本是老师,会管孩子,还是你留在这里,我回乡下照顾你老娘。”老伴这一表态让我感动不已,还没等我说什么,她便收拾行李,独自返乡了。现在,她已在乡下呆了两个月了。在她的精心调理下,老母亲已恢复了许多。
眼下,我一家六口人分居四地,老伴儿在乡下老家,每个周末回到县城的家里一趟;我在省城,有时也抽空回去看看。像我们这样的退休老人还有机会扶老携幼,虽然感觉有点辛苦,但能够享受天伦,心里感觉很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