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己没有,也不知现实世界还有没有人有过这种经验:孩提时代,睡前听母亲把一个童话念完。听完一本《伊索寓言》,等如阅读了一本书吗?用听的与用看的,最后,结果,收获会有分别吗?
如果我们吃饭,吃的有时不只是味道,也会吃气氛、吃环境,吃的过程与吃下肚里同样重要。那看书是不是一样,看的途径过程与看进脑里的,也同样有所讲究?电子阅读快要成风,才开始想到这问题,也开始想及爱阅读的人与爱书人到底有多少交集。
一直买书成性,虽然阅读速度算得上飞快,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没有多少人追得上新书的出版速度。过去每有人问那么多书你看得完吗这条闷题目,都心存轻慢:你们懂个什么,有很多书是有守门作用的。这的确是阅读生活的常规,有些书种,是注定不会买回来后即时正法的,那些题目,是预备忽然心血来潮时才会兴起一看。
电子阅读如果能成为主流,什么冷门书都可以在半夜三更即时下载,为守门口的安全感,还能成为不问消耗速度先买后快的理由吗?曾经用过第一代电子阅读器,可能因为转页的速度比看完一版还要慢,所以没有一本书是看得完的。现在,一弹指就是一页,撇开看发光载体会损害视力的问题,就再也没有办法不面对实体书的本质了。
每次精神委靡的时候,只要身处内地书城或台湾诚品,整个人就活起来,这代表什么?我开始怀疑,那可能只是一种很直接的官能刺激,不同类别的不同高低颜色书脊形成的美感,还有平放当卖的封面拼贴成的图案,就像爱珠宝的人进去了一个钻石展览,那种快感,其实没什么差异。
我曾形容给书海包围的感受,像浸在人类古今文明与智慧的气场之中,如果这算是肉麻中带几分真实,那么,一部平板计算机在手,天地万象我有,不是个更大更方便的说法?
看书不只是看书,就认了吧。光是不同纸质带来的手感,揭书声在宁静中响起的节奏,说到底都与内容无关,否则,又怎会与一位张爱玲的狂迷在台湾旧书店淘宝,为找到两本张爱玲首版而亢奋,店家开价两千港币仍笑着付钞?那《秧歌》堪称是张爱玲作品中的次选,看过一遍也就够了,就只为收藏,与集邮无异。蒋勋最近出了两本关于字帖的书,我想,即使有电子文件,图片色泽与亮度表现与实体书各有异趣,我也不会舍得不买一本有纸可摸的实体书回来收藏,那无疑是出于拥有欲,只是这比购物狂说起来动听一点而已。
(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