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杜欣 金月全 郭坤/文 朱海龙/图
当我们抵达扶沟县韭园镇境内后,首先吸引我们的就是烟雾山了。烟雾山,单听名字,就令人神往。
一马平川的周口大地若有一座,哪怕是小一些的山峦,也必定会成为我市的旅游亮点,即使它远在周口边界。烟雾山,真是一座山吗?秋冬交替时节,在扶沟县委宣传部新闻科干事张晓蒙和韭园镇党政办主任王宏的陪同下,我们迫不及待地想一睹烟雾山的真面目。
印象中,山无论高低,皆有石。而到了烟雾山,却不见怪石嶙峋、溪流潺潺。怎么看,它也就是一座高高的土岗。挖地三尺,可能也不会有一块石头。一座土岗,为何叫山?翻阅资料后我们方知,烟雾山的确是山,属嵩山山脉的余支,又名雾烟山、乌鸦山。相传这里是老子出鹿邑西行布道的第一站。
★
周口市
韭园
古时扶沟八景之一
一个地方,历史越是厚重,就越是有人气。烟雾山也不例外,虽说它没有山的巍峨和气势,但文化积淀之厚重绝不亚于名山大川。如果说烟雾山是一本厚重的历史书,翻开第一页,你就会被其中精彩的传说所吸引。
相传,真武大帝又名玄武祖师,原是净乐园(今山西昔阳县)的皇太子(农历三月初三生),14岁时,他看破红尘,一心向道,舍弃皇位,悄然离开皇宫,在太和山(今武当山)修道,历时42年,功得圆满,得道成仙。
真武大帝离开皇宫后,到太和山修道,中途经过扶沟的雾烟山时,由于走累了,便坐在山中盘腿休息,闭目合掌,心无二用,一坐就是一年。由于修炼日久,专心致志,地上茅草长出的新芽穿透了他的脚板,他也不知疼,乌鸦在他头上做了窝,孵出了幼鸟,他也不知晓。这就是“芦苇穿足,鸟雀贯顶”的由来。后来,真武大帝成了仙,此地也开始叫乌鸦山。
当然,这只是当地的民间传说,无从考证。但有史可查的是,古时扶沟有八景,程台霁雪、汉井溢泉、颍谷朝霞、雕亭秋水、桐丘宿雾、嵩麓晴云、双洎夜月和翠屏春晓。这其中的桐丘宿雾指的就是今天的烟雾山。据清光绪年间《扶沟县志》记载,烟雾山“山高数丈,地势险要,山上古碑断碣,多为千年旧物。烟云缥缈,迥绝尘寰”。春秋初期的扶沟县城,因修筑在与其相连的由嵩山蜿蜒而来的东西长岗上,故名桐丘城。另外,《扶沟旧志》也有记载:“其山多雾,山上残碑断碣,多为千年旧物。烟雾缭绕,竟日不断,殆接嵩山之佳气,以育扶人者欤。”
世事更迭,沧海桑田,穿过历史的隧道,我们不难想象当年这里的景色是何等迷人。
第33站
扶沟县韭园镇
韭园镇位于扶沟县城西部,与鄢陵县接壤。全镇辖40个行政村,5.3万人,6.5万亩耕地,镇域总面积82平方公里。境内有座烟雾山,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老子西行传道的第一站,具有旅游开发价值。
老子西行布道第一站
据说,过去烟雾山上庙宇巍峨,阁楼林立,这样的场景,我们很难想象。我们更愿意把思想放飞在过去的传说里。
据当地村民说,烟雾山还是道教始祖老子传经布道西行路上的第一个道教圣地。相传,春秋时期,老子离开家乡鹿邑西行布道,行至扶沟县城西的烟雾山时,口渴难忍,就停下来找水喝,但他在方圆数十里却没找到一滴水。当地老百姓告诉他,此地挖井挖不出来水,村民只能靠雨天积水活命。于是,老子便召集当地村民在岗子上讲经说道,感化天人。七七四十九天之后,他的面前突然冒出一口取之不竭的井泉来,村民欢呼雀跃,口称神奇。当地村民为感激老子的功德,便把此井尊称为天井,此岗也被称为天井陵。
后来,当地村民自发在烟雾山上建起了9座大殿,遍植青松翠柏,供奉道教神灵,纪念老子,香火不断。明弘治十八年(公元1505年),村民在烟雾山上修建真武庙,著名文学家、“前七子”首领李梦阳曾撰写《创修真武庙碑记》以记其事。他记载烟雾山“形势峻拔……堆青环翠,而望之俨然若太华玉峰之状,云影徘徊,霞光绚烂,诚一邑之福地,栖神之佳所”。明代万历进士、刑部尚书刘泽深游此山后,也有诗赞道:“冈峦伏耸势绵连,征辔因之指绝巅。两岸晴铺千界晓,双河曲抱九亭玄。高丘浮井从残迹,虚阁凌空抹黛烟。老去红尘非久约,归来好结紫山缘。”
桐丘故城难觅古迹
就像其他古迹一样,曾经金碧辉煌的烟雾山古建筑早已被岁月的风沙不留痕迹地吞噬了。我们如今能看到的,除了一块“桐丘故城”的水泥牌子能说明这里是市文物保护单位外,就是遗址上近几十年来陆续复建的庙宇。放眼望去,虽说也是雕梁画栋,飞檐斗拱,但红砖新瓦给人的感觉少了一份厚重。
我们到来时,烟雾山正准备修建山门,门口的地基已挖好,我们绕过地基,拾级而上,一条直线上,从低到高,竟有十多处规模不等的庙宇。由于不逢会期,这里游人稀少,更多的是宁静。
据当地村民介绍,改革开放后,烟雾山附近村庄的善男信女和几十个窑场主自发捐款、捐粮、捐砖,或以工代劳,开始重建烟雾山上的诸庙群。后在韭园镇政府及扶沟县宗教局的支持下,于2002年成立了烟雾山民主管理委员会。该镇后郑村村民郑新庄被推荐为烟雾山管委会主任,负责烟雾山道教活动及日常工作。1982年,烟雾山被扶沟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烟雾山被市政府、市文化局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郑新庄说,烟雾山在地理上属嵩山之余脉,由西向东蜿蜒而来,过去,这里是一片连绵不断、高低起伏的丘陵,从许昌市鄢陵县到扶沟有18岗之说,但到了近代以来,改田造地,一部分丘陵被推平,一部分丘陵被砖瓦窑场“吃掉”,加之附近村民生产、生活用土,烟雾山的面积正在逐年减小。由于当时主观和客观条件的限制,村民自发修庙建殿的活动还处于半公开状态,也没有政府的财力支持,所以修建的庙宇质量不高,较为粗陋,造成了如今这种仿古不古的尴尬局面。
乡村弹响吉他曲
上世纪80年代,吉他对所有喜欢音乐的人来说无疑是一个特殊标记。不管会弹不会弹,能拥有一把吉他,是不少小青年的梦想。而今天,在韭园镇十里店村,过去种庄稼的村民,如今却用粗糙的双手造出了一把把精美的吉他。
十里店村是该镇计划打造的特色工业园区。在一家挂牌为河南省天骄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厂房内,我们目睹了一把吉他诞生的全过程。据悉,从原料选取,到音箱、琴颈制作,再到刷漆、打磨、抛光、调音等环节,都是由当地村民完成。看着村民熟练的作业流程,我们感觉偌大的厂房就像个舞台,车床的轰鸣声就是一曲吉他合奏,奏出的是一曲震撼的新农村摇滚乐。
据该公司负责人史志春介绍,他们公司注册的就是加工乐器系列,包括钢琴。目前主要代加工某品牌吉他,由对方提供技术指导,工人全部来自当地农村,日均加工吉他200多把,不仅解决了附近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带动了他们致富。据史志春透露,不久,音乐殿堂里最高雅的乐器——钢琴,也会从他们这个乡村走进城市。
烟雾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