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到新周高速周口西站调研指导工作,并对新周高速开通表示祝贺。记者 王映 摄
本报讯 (记者 李凤霞) 时值年终岁尾,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十二五”圆满收官,科学谋划一批能够引领和支撑未来发展的重大工程、重大项目,为“十三五”发展打下坚实基础,12月23日上午,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市委常委、秘书长李云,副市长王田业,市政协副主席程新华来到新周高速周口西站、郑合高铁先期开工段进行专题调研,加快推进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步伐。
在省委和省政府的关心、重视、支持下,新周高速今天正式建成通车。作为一条周口直达新郑机场的快捷通道,新周高速建设里程106.3公里,其中我市境内59.6公里,共设4个高速出入口;按双向四车道标准建设,设计时速120公里。随着新周高速正式通车,周口到郑州的路程缩短了60公里,不仅节约了出行成本,而且对于周口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在新周高速周口西站,徐光对高速的建成通车表示祝贺,向全体承建单位和建设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徐光听取了项目建设方关于道路建设情况的介绍,并就二期工程建设的有关事宜进行沟通交流。他指出,新周高速的建成,对于周口连接郑州航空港,有力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加快推进周口崛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广大市民和群众安全快捷出行提供了便利条件。徐光希望西华县、扶沟县等沿线相关单位加强道路管护,确保道路运输安全畅通。
徐光、李云、王田业还到新周高速入站口,为通行的首批车辆发放高速通行卡。
随后,徐光一行又乘车来到新周高速西华服务区,走进超市察看商品的种类、价格,并与服务人员亲切交谈,叮嘱他们树立文明服务意识,展示周口良好对外形象。徐光指出,高速服务区是展示地方形象的一个重要平台,沿线各县市区要认真研究、精心谋划,加强对服务区的提升改造工作,使其成为一个展示周口厚重历史、灿烂文化、名优特产、旅游资源的平台和窗口,树立周口开放文明、创新崛起的新形象。
在郑合高铁先期开工段施工现场,徐光认真听取线路规划、建设标准、施工准备等情况汇报,并与参建单位、项目所在地负责同志就项目建设的有关细节深入探讨,叮嘱他们优化施工环境、保证工程质量、加快建设速度。
徐光强调,郑州至合肥高铁规划建设,将结束周口没有高铁的历史,是周口人民值得欢欣鼓舞的一件大事,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对周口1000多万人民的关心和厚爱。郑合高铁建成后,必将有力带动周口经济社会发展,极大方便市民出行,有效提升周口对外的良好形象。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全力以赴,精心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要服务大局,强化措施,全力营造良好的施工环境,使全市人民关注的河南“米”字线重大建设任务在周口能够顺利推进。
徐光指出,“十三五”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决战阶段,也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组织开展好“十三五”规划的研究和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周口作为传统农区、农业大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总体较为落后,要在2020年与全国一道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任务依然十分繁重。近年来,我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虽然取得了较大进展,交通区位优势逐渐显现,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期待还存在不小差距。因此,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既是进一步改善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迫切要求,更是有效扩大投资、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选择。徐光强调,全市各级各部门要立足我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实际,围绕把我市建成公路、铁路、水路三大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的目标,广泛调研论证,反复讨论研究,科学编制好我市“十三五”规划,加快实现周口崛起、富民强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