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现场。记者 王映摄
本报讯(记者李凤霞)1月20日下午,市委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强调,要凝心聚力、精准发力,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市委副书记、市长刘继标作工作部署。市委副书记李德才就《中共周口市委 周口市人民政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作起草说明。
市领导穆仁先、刘保仓、谢海洋、王富兴、刘国连、靳磊、李云、元相学出席会议并在主席台就坐。
徐光指出,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我市以扶贫开发重点县为主战场,以开展“小康杯”竞赛活动为载体,持续推进扶贫开发攻坚,取得了巨大成就。“十二五”期间,我市累计实现90.5万农村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不断增强。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全市还有630个贫困村、19.5万贫困户、52.4万贫困人口,扶贫任务仍然很重。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扶贫开发工作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务必如期完成脱贫任务。
徐光指出,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委决策部署,打赢我市脱贫攻坚战,必须科学谋划工作思路,在总体要求上主动把握好四个方面。一要明确一个目标,就是“到2018年全市扶贫开发重点县全部脱帽,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再经过2年巩固和提高,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要落实两个方略,就是要落实周口崛起方略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两个精准”的扶贫基本方略,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的问题,进一步把建档立卡工作做实做细,把致贫原因分析清楚,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真正做到 “六个精准”。三要抓住关键环节,就是产业扶贫。一方面,要坚持扩大开放,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充分发挥开放招商“一举求多效”的综合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按照省委进一步完善发展载体,健全下管两级体制机制的工作部署,市要抓县、乡(镇),促进产业集聚区和服务业“两区”更好更快发展,吸纳更多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县要抓乡(镇)、村,发展特色经济园区、专业园区,培育特色产业,为贫困户脱贫致富提供门路。四要用好三个载体,即按照“三准三专三聚三提”的要求,用好“一评二选三法四制五效”推进落实布局五大举措,解决谁来抓、抓什么、怎么抓的问题;要继续大力开展“小康杯”竞赛活动,全面提升扶贫开发工作水平;要持续开展“下基层听民声解难题办实事”活动,推进定点扶贫工作。
徐光要求,要瞄准“四条途径”,加快贫困群众脱贫步伐。要通过“转、扶、保、救”四条途径,加快精准脱贫步伐。一是向城镇转移就业脱贫。要充分发挥新型城镇化对贫困人口转移就业脱贫的辐射带动作用,坚持“一基本两牵动三保障”,把产业集聚区等载体作为吸纳农民转移就业的主阵地,增加就业岗位,提高贫困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稳定脱贫。要鼓励有技术的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带动贫困人口就业。二是发展特色优势产业脱贫。要把扶贫开发与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与发掘农村资源、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结合起来,使农村劳动力就地转化为新型职业农民或产业工人,实现就地脱贫。三是社会保障兜底脱贫。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靠自身条件没有脱贫可能性的贫困人口,要通过社会保障实施政策性兜底扶贫。四是扶危济困脱贫。对那些遇到重大疾病、恶性事故、自然灾害等突发性灾祸可能致贫返贫的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急和社会救济,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恢复和保持正常生活。
徐光强调,要落实“五项举措”,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一要实施知识技能扶贫。要扎实开展全民技能振兴工程,把职业技能培训做好,提高贫困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要合理布局贫困地区农村中小学校,加大对贫困家庭大学生的救助力度,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二要实施合作带动扶贫。要重点解决好“进得去”“接得上”“连得紧”的问题。“进得去”,就是贫困农民能够实现与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产业主体的合作,把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纳入生产组织体系之中。“接得上”,就是充分利用“互联网+”手段,支持电商企业拓展农村业务,完善提升农村市场体系,使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和特色产品方便快捷进入市场。“连得紧”,就是要解决好贫困农民和合作组织的利益联结问题,防止“两张皮”和“倒输血”。三要实施财政金融扶贫。发挥政府投入在扶贫开发中的主体和主导作用,加强扶贫资源整合、扶贫资金分配与管理,创新投融资机制,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创新步伐,加大对脱贫攻坚的金融支持力度,提高贫困人口金融服务的可及性。四要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扶贫。要加大投入力度,因地制宜解决通路、通水、通电、通网络和生态保护等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夯实贫困地区发展和贫困人口脱贫基础。五要实施安居扶贫。坚持“五规合一”, 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结合新农村建设优化村庄布局,合理规划建设公共服务设施。要把农村危房改造放在突出位置,保障住房安全。
徐光强调,要强化“五个保障”,坚决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要强化领导保障,强化市、县、乡、村四级责任,实行“倒计时”,制定“作战图”,立下“军令状”,层层压实责任,级级传导压力,形成四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局面。要强化基层组织保障,把脱贫攻坚与加强“双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落实基层四项基础制度,建设一个覆盖全面、功能健全的基层党组织体系,打造一支素质较好、作用突出的党员干部队伍,健全一套便利管用、约束力强的制度机制,营造一个正气弘扬、歪风邪气没有市场的政治生态,提升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要强化部门支持服务保障,各部门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分内职责,运用行业资源帮助贫困地区抓产业、强保障,做到扶贫项目优先安排、扶贫资金优先保障、扶贫工作优先对接、扶贫措施优先落实。要强化社会力量保障,培育参与主体,深化定点扶贫,创新参与方式,强化社会扶贫宣传,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扶贫的浓厚氛围。要强化考核保障,创新考核机制,开展第三方评估,建立年度脱贫攻坚报告和督察制度,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
刘继标在客观总结了我市扶贫开发工作的成绩后,要求各级各部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市扶贫开发工作还存在贫困人口多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贫困面积大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贫困程度深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返贫几率高的现状没有根本改变的现状,切实增强脱贫攻坚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把握关键节点,狠抓关键环节,自加压力,苦干实干,扎实做好扶贫工作,确保按期实现脱贫目标。
就做好下一步的脱贫攻坚工作,刘继标强调,要做到“七个聚焦”。一要聚焦目标。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实行挂图作战,按照全市脱贫攻坚计划和年度目标任务,逐年认真制订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抓好任务落实。二要聚焦精准。各县市区要精准识别,定期对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和贫困人口进行动态核查,把真正的贫困户识别进来,应扶尽扶;加快建设全市扶贫开发信息系统,完善精准扶贫基础数据库,为精准帮扶打下坚实基础。要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地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精准扶贫路径;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把贫困问题和原因找准,把帮扶思路和举措搞对,防止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避免形式主义和“政绩工程”。要精准退出,加强监测督察,严格审核把关,脱贫一个、验收一个、销号一个,坚决杜绝各种形式的“假脱贫”“被脱贫”“数字脱贫”。三要聚焦发展。要加快提升城镇化水平,通过新型城镇化,吸纳更多贫困人口进城就业、融入城镇;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不断提升贫困地区农业现代化水平;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不断推进贫困地区“四化”协调发展,增强贫困地区内生发展动力。四要聚焦民生。要推动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创业增收;要推动教育扶贫、健康扶贫和社会保障兜底,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的生产生活,不断增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五要聚焦投入。要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发挥好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撬动更多信贷资金、社会资金投向扶贫。要持续强化金融扶贫,不断探索金融扶贫的有效方式,让贫困地区得到更高效、更实惠的金融服务。六要聚焦合力。要形成政策合力,增强各项政策的协调性,构建多元化、多层次、全方位、可持续的扶贫政策保障体系。要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形成多方参与、多管齐下,全社会共同发力促脱贫的强大合力。七要聚焦责任。要落实属地责任,落实分包责任,落实督导检查责任,强化担当,狠抓落实,确保如期完成全市脱贫攻坚目标任务。
会上,各县市区委书记和东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向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光递交《脱贫攻坚责任书》。沈丘县、扶沟县、川汇区分别代表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和面上县发言。
市四大班子全体成员和副厅级以上领导干部;市直单位、驻周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各县市区委书记、县市区长,县市区委副书记、分管扶贫开发工作的副县市区长,县市区委扶贫办主任;东新区管委会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