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埃医疗队员为病人会诊
援埃医疗队员与当地医务人员一起欢庆新年
周口队员没给咱中国人丢面子
□晚报记者 张志新 通讯员 郭永伟 贾一佳 文/图
截至目前,由周口市中心医院副院长、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张晓阳担任队长的中国援埃第19批医疗队已到埃塞俄比亚1个多月。16名援埃医疗队员克服身体、语言和生活上的种种困难,不怕吃苦,迎难而上,在医疗战线上谱写了一曲真诚而感人的援埃之歌。
高原反应
埃塞俄比亚地处海拔2500米以上的高原。8月14日,中国援埃第19批医疗队到达埃塞俄比亚后,大部分队员出现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有的血压增高,有的心率增快到130次/分钟,有的胸闷难受,还有的头晕呕吐。队长张晓阳因高原反应引起身体严重不适,刚搬进驻地没几天就发起高烧,一连四五天,反反复复。张晓阳说:“没有床垫的硬板床只有一层薄被子,那几天我一直躺在床上,只要看见床,我就害怕。”
除了身体上的不适,援埃医疗队员吃的也不好。由于当地猪肉贵,再加上在高原做肉花费时间长,他们吃一顿肉很不容易。1个月下来,有的队员瘦了好几斤。
恶补英语
8月22日,经过一系列交接后,援埃医疗队开始正式上班。然而,让大家意想不到的是,语言交流竟然成了他们面临的一大难题。援埃医疗队员周淑敏说:“虽然经过3个月的英语培训,但我们和当地人交流起来仍然非常困难。”
“我想把普外科的先进理念系统地讲给非洲朋友,就要涉及大量的医学专业词汇。这对我和全队的每一个人来说,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援埃医疗队员李博说。
由于语言障碍,援埃医疗队员在日常工作中仅仅依靠翻译根本解决不了交流问题。为此,大家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恶补英语。援埃医疗队员在手机上下载各种英汉词典,一有空就在院子里背英语单词。
现场会诊
由于当地医院没有设置内科、传染科、胸外科、肛肠科等科室,援埃医疗队员无论谁坐诊,都会请其他队员帮忙现场会诊。援埃医疗队员李博说:“大家利用各自所学进行会诊成了常见的事情,互相协助完成手术也成了家常便饭。”
援埃医疗队员李坤在工作的第一天就遇到一个下颌骨多发性骨折的急诊病人,需要立即手术。李坤克服当地医疗条件落后,无法做术前检查和CT检查的困难,在援埃医疗队员张向东、李博和赵巍巍的全力配合下,顺利完成手术。
深受欢迎
援埃医疗队员的到来,深受当地医护人员和埃塞俄比亚人民的欢迎。
9月11日,是埃塞俄比亚的新年。9月10日晚上,援埃医疗队员在院子里一片空地点起篝火,邀请当地部分医护人员一起欢庆埃塞俄比亚的新年。
“埃塞俄比亚的咖啡在世界上是一流的。在正式场合,咖啡都是现场煮。”援埃医疗队员周淑敏说,“这里的咖啡不但好喝,而且还很便宜。当地华人买一杯咖啡要花7比尔(埃塞俄比亚流通货币),而医院餐厅的咖啡才3比尔一杯,相当于人民币0.9元。为此,我们个个都有口福!”
家乡祝福
9月11日,周口市中心医院院长于彦章向援埃医疗队发来祝福。
“援埃医疗队的队员,你们好!今天是埃塞俄比亚的新年,在这里我代表医院职工对远在他乡辛勤工作的我院医务人员表示节日的问候!祝大家新年愉快,身体健康!我院正在迎接‘三甲’复审的检查,一切顺利,请同志们放心。我们将努力迎检,保证完成评审初验工作,为打造区域性医疗中心打下坚实的基础。”
9月16日下午,埃塞俄比亚中国商会举办“2016年迎中秋、庆国庆联欢会”,援埃医疗队表演了手语节目《感恩的心》。虽然身在异国他乡又遇到很多困难,但援埃医疗队员表示,他们将尽全力帮助非洲同行,提高非洲同行的医疗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埃塞俄比亚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