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鸣在院子里焦急地走动着。他在等待着儿子钟晓的归来。
前几天儿子钟晓来电话说要回来探家。为此,钟鸣和妻子俩人激动得好几天都没有好好睡觉。妻子上街赶集买了很多的鸡鱼肉蛋。他们要等儿子回家,让儿子好好享用。
毕竟是儿子当兵两年来第一次探家,而且是在立功后探家。况且儿子说,还要给他们一个惊喜。
儿子现在是什么样子?长高了还是长胖了?变白了还是变黑了?瘦了还是壮实了?几天来,他和妻子一次次描绘着儿子的模样。妻子说,儿子肯定变得又黑又瘦。在那个兔子不拉屎的地方当兵,还会长胖变壮实了?
“啥青藏高原?啥格桑花开?亏你们想得出!高原反应才是真的。”自从儿子当兵后,妻子提起儿子当兵的地方就嘟嘟囔囔个没完。
其实他俩谁也没有到过青藏高原,他们对于青藏高原的了解仅限于韩红的歌。今年玉树大地震,他和妻子才算看到了青藏高原。辽阔的草原牛羊成群、蓝蓝的天空白云悠悠、盛开的格桑花……这些他们没有看到,看到的是墙倒屋塌,断壁残垣,看到的是当兵的人在废墟里抢救受灾群众时匆忙的身影。那些日子,他俩总是每天看玉树大地震的新闻,一次也不落下。她想从那些救灾的官兵中找出儿子,但是她没有找到。他也没有找到。但他们知道,那些人中间一定有他们的儿子。因为儿子的部队就在玉树那块儿。他们在为儿子自豪的同时,也为儿子耽着一颗心。
其实,钟鸣早就知道青藏高原日子很苦。儿子到部队后,刚满两个月就哭着给他打电话,说再艰苦的锻炼他都不怕,但是高原反应他真受不了,在那里连呼吸空气都是困难的,胸闷憋气……但他没有告诉妻子。他怕妻子日夜哭着喊着和他要儿子。
其实,儿子去那儿当兵是自愿的,不能怪他,也不能怪妻子。那一阵儿儿子高考落了榜,整日闷在家里,哭丧着脸,像打蔫了的茄子。征兵的那一天,儿子说他已经想好了,坚决要求去当兵,到最艰苦的地方当兵。儿子说,当兵最能够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和毅力,只有最艰苦的地方,才是他立功建业的好去处。
钟明知道儿子的选择是对的,就毅然决然支持儿子到那里当了兵。所以当儿子打那个电话时,他说,格桑花不是在那儿开得很好吗?啥事都要有个适应的过程。
从此,儿子打电话时再也没有喊过苦。
果然,玉树大地震后,儿子的部队给他家寄来了喜报,说儿子立了功,入了党。在那封喜报里,有一张格桑花盛开的照片,格桑花在美丽的青藏高原怒然开放,生机勃发。这张照片以及儿子的喜报,钟鸣一直珍藏着。最近,儿子打电话说,部队推荐他参加了部队院校的招生考试,他考得很好。就是嘛,儿子在高中时成绩相当好,只是高考时没有发挥好而已。他告诉妻子这些喜讯时,妻子眉开眼笑,再也不是哭哭啼啼的样子。
“报告老爸老妈,儿子钟晓回来了。”
沉浸在往事中的钟鸣,抬头看到了一个虎虎实实的青年军人进入了家门,俏皮地给他打着庄重的军礼。妻子也闻声从厨房里跑出来,一双手紧紧地拉住了儿子。站在他们面前的,是一位黑黑壮壮、身着戎装的士兵,再也找不见原来稚气的影子。儿子身穿部队院校的学员服,是那样的精神,那样的英姿飒爽。
“爸爸,经过几个月的艰苦锻炼,我才知道,美丽的格桑花只有在艰苦的地方才会怒然开放,才会更加美丽。”
儿子下到连队后,在第一封来信中这么说。钟明那时就已经知道,他的儿子已经像格桑花一样在高原上扎下了根。
看着身着军服的儿子,他已经知道,儿子给他们的惊喜,就是他如愿以偿迈入了军校的大门。钟明还知道,如今儿子不仅在高原扎了根,而且像格桑花一样已经绽开了美丽的花朵。此刻,那美丽的格桑花已然在他的心中怒然开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