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侯俊豫 通讯员 孙雪梅) 6月19日上午,淮阳县刘振屯乡高河行政村一秸秆回收点热闹非凡,6辆大挂车、5台秸秆传送机、8个大型秸秆垛……20多名工人忙得热火朝天。“因有乡政府对收购秸秆给予奖励支持,今年比去年忙多了。”秸秆回收点负责人段心勇如是说。
拥有5万亩耕地的刘振屯乡农民有种植大蒜、花生的习惯,小麦种植面积3.8万亩,全乡产生小麦秸秆3万吨左右。高河行政村段心勇秸秆回收场占地15亩,今年回收秸秆1.8万吨,加上该乡夏楼、葛楼、辛井3个行政村的秸秆回收点,今年刘振屯乡共回收秸秆2.52万吨,回收率达到了80%。“凡回收秸秆在1000吨以上者,乡政府给予2万元补助。”刘振屯乡对秸秆回收点进行奖励、补贴,激发了村民收购秸秆的积极性。
过去没有秸秆回收时,不少村民将秸秆随意倒在河沟、路旁等处,造成了不小的安全隐患。现在,他们将田里的麦秸秆拉到回收点,不仅可以换钱了,还美化了居住环境。“以前,村民将秸秆当垃圾倒掉了,没想到还可以卖钱。”高河村的段严飞说。
回收的2.52万吨秸秆都去哪里了?在秸秆回收点,正忙着装车外运的段心勇介绍称,他们回收的秸秆有四个去向:一是送往外地的发电厂。秸秆发电可以替代部分化石燃料,从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秸秆的发热值相当于标准煤的1/2。刘振屯乡今年回收秸秆2.52万吨,发热值相当于1.26万吨标准煤的发热量。二是供给外地的造纸厂,麦秸是造纸的主要原料。三是养殖场。养殖场把秸秆加工成饲料,供食草动物,如奶牛、羊等食用。四是食用菌加工企业。打成包的麦秸就是食用菌的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