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王晨 实习生 麻辰逸 文/图
周口是农耕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石磨盘作为贯穿整个农耕历史的器具,是最能代表农耕文化的实物。迄今我国发现时代最早、形制最大的裴李岗文化石磨盘,出土于我市扶沟县,如今珍藏于市博物馆。“通过全国第三次可移动文物普查,我们把收集来的千余扇石磨盘展示出来,让它们来讲诉周口的悠久历史文化。”市博物馆馆长周建山说,石磨盘、石碾、石磙等闪烁着民俗文明之光的农耕用具,不会因为岁月的流逝而失去曾经的风光。
核心
阅读
直径1.72米的石碾放在一个大磨盘上
1.
周口是农耕文化的发源地
1991年,周口市扶沟县崔桥镇西店村农民耕作时,发现了一件距今7000余年的裴李岗文化石磨盘,这说明7000年前周口已有人居住。
周建山介绍:“这扇距今7000余年的石磨盘,长100厘米、宽44厘米、通高8.5厘米,由整块黄砂岩琢磨而成,底部有4个圆柱状的足,非常规整。这扇石磨盘是周口作为农耕文化发祥地的实物见证,同时也表明当时周口一带的原始农业已达到很高水平。”
周口拥有4张文化名片——伏羲文化、老子文化、姓氏文化、农耕文化。“如果说鼎文化代表中国的政治文明,那么石磨盘就代表了中国的农耕文明。”周建山说,农具是农耕文明的核心元素,是中国农业文明发生、发展、进步的重要见证物,可以说,石磨盘贯穿了周口农耕文化的历史。
3.
石磨盘背后的故事
在市博物馆文物库房,记者有幸看到了一些利用图文表达情感的石磨盘。
这些石磨盘上,有的刻着“寿”字,体现了老百姓对长寿的期望;有的刻着莲花纹,寓意“连生贵子”;有的刻着星辰图像,表达了劳动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其中一扇石磨盘上不仅刻有八卦图,其下方还刻着一个“普”字,显得很特别。周建山告诉记者,这可能是石磨盘主人对普姓家族的诅咒,其希望通过石磨盘的碾压为普姓家族带去厄运。
此外,记者还看到一个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的石磨盘两侧有孔。原来,改革开放后,农耕用具进入半机械化时代,人们在石磨盘两侧凿孔,便于用皮带拉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4.
最大石碾直径1.72米
据了解,这次征集到的最大石碾直径有1.72米,需要4个石墩承重,其主人是位90多岁的老人。
老人称,这个石碾是他祖父的祖父从现在的许昌襄县用8担谷子换来的,并用4匹高头大马拉着,耗时3个多月才运到家。石碾运到家后,十里八乡的乡亲都来用它给粮食脱壳和碾棉花籽。
“这个石碾特别重,要想推动它靠一个人的力量肯定不行。而且这个石碾是纯手工打造的,不仅制作精美,并且保存完好。”周建山称,这个石碾传到老人手中,已经历四五辈人,按照当时社会环境和人口出生情况估算,一辈人一般相隔20年,这样算起来便是80年。按照中国传统“四十不惑”的观念,他认为老人祖父的祖父应该是在40多岁的时候,才有购置大型石碾的经济实力及经营加工作坊的能力和眼光。据此推算,这个石碾可能制作于距今一两百年前的清道光年间。
2.
千余扇石磨盘
制作年代跨越3个世纪
全国范围内的可移动文物普查工作开展后,周口文化部门从今年4月开始,在全市范围内征集石磨盘等农耕用具,目前,已经征集到大小石磨盘、石碾、石磙、耢石、石臼等1500余件农耕用具。
据介绍,此次征集到的石磨盘最早的制作于清朝中期,最晚的制作于上世纪80年代,制作年代跨越3个世纪,体现了周口不同时期的文化底蕴与历史特色,彰显了周口农耕文化的多元化。
石磨盘转动的声音听起来悠久而沉重,像一曲亘古不息的歌谣,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中,不知道珍藏了多少人的纯朴和善良,记载下多少饥饿与艰辛。然而,随着时代发展,一些代代相传已越千年的农村文明,似乎在一夜之间冰消瓦解,散落在各家各户的石磨盘慢慢地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们一直努力保护传统民俗文化,把这次征集来的农耕用具展示给市民,是希望通过它们留住记忆、留下文化。”周建山用手抚摸着石磨盘说,“现在很少有农户家里还留存着石磨盘,即使有那么一两扇,也不知静静躺在哪个不起眼的角落里。”
5.
石磨盘托起来的农耕文明
民以食为天,石磨盘作为百姓生产生活的工具,不仅关系着中原的农业文明,还体现着华夏儿女的饮食文化。
这次征集来的石磨盘等农耕用具,不仅见证了周口人的艰辛和坚强,还折射出了周口人文历史发展的进程,传递了周口民俗文化内涵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