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羨荣
英雄墓地
终被发现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高志航的弟弟高铭魁,女儿高丽良、高忆春,外甥肇翀等亲属,就多方寻找高志航安息之地,但因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而未果。
原来,1937年12月下旬,高铭魁等人准备将高志航的灵柩,由湖北宜昌经水路送往重庆厚葬。但由于当时宜昌码头非常混乱,日机轰炸频繁,出于安全考虑,高铭魁等人将高志航的灵柩留在了宜昌。因为高志航信奉天主教,所以高铭魁等人将高志航的灵柩停放在了宜昌二马路天主教堂的地下室。得知高志航的灵柩停放在宜昌,日机竟来宜昌轰炸了7天。
1938年初,宜昌二马路天主教堂神父龚澔等人为高志航举行了安葬仪式。安葬地点就在如今的宜昌夷陵大道181号三峡大学(原宜昌医专)校区内。由于担心日寇报复开挖,龚澔等人没有为高志航立碑。长期以来,龚澔等人从未主动提及安葬高志航一事,因此高志航墓地的具体位置一直是个谜。
20世纪80年代初,原吉林省通化市政协工作人员王维良等人,在昆明调查走访时,从高铭魁处得知高志航葬在宜昌,于是转道宜昌寻访,但未找到墓地的具体位置。
1984年,高志航的女儿高丽良、高忆春到宜昌寻访父亲之墓,虽然未果,却引起了原宜昌市政协工作人员刘思华、原宜昌市委统战部工作人员林东平的注意。刘思华、林东平找到龚澔,获悉了高志航墓地的具体位置。由于这一消息没有对外公开,世人仍不知道高志航墓地的具体位置。
2010年4月初,一位留学欧洲的宜昌籍留学生施泽伦,从港台同学、欧洲友人那里了解到高志航的英勇事迹及其葬在宜昌的消息后,给《三峡晚报》记者发信询问高志航墓地的具体位置。《三峡晚报》连续几天刊登专版寻求知情者,后在刘思华、林东平的指引下找到了高志航的墓地。
2011年清明节期间,《三峡晚报》推出了有关高志航的连续报道,并公布了高志航墓地的具体位置——宜昌三峡大学校区内的两棵香樟树与一棵桂花树之间。
高志航的外甥——美国普渡大学航天工程系教授肇翀曾对《三峡晚报》记者说:“吉林省通化市、江苏省南京市都有我舅父的墓,可是我们知道,那些都是衣冠冢,不是舅父真正的归宿。现在找到了舅父的墓,我们也安心了。我决定在宜昌三峡大学校区内的两棵香樟树下为舅父立一座碑。”
设纪念馆 建纪念墓
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宣传中国“天神”高志航的抗日英雄事迹、缅怀英烈的丰功伟绩,吉林省通化市委、市政府决定在保持高志航故居原貌的基础上,建立高志航纪念馆。高志航纪念馆位于吉林省通化市东昌区龙泉路40号,占地面积230平方米,于2002年8月14日正式开馆。当日,吉林省通化市有关领导、高志航的女儿高丽良、儿子高耀汉及通化市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了高志航纪念馆开馆仪式。
高志航纪念馆2006年被列为吉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被列为吉林省文物保护单位。
为纪念抗日英雄,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在征得高志航子女的同意后,吉林省通化市决定建立高志航纪念墓。
2006年8月14日,高志航纪念墓落成仪式在吉林省通化市南山福园举行。高志航的亲属、沈阳军区空军有关领导及通化市社会各界人士代表参加了高志航纪念墓落成仪式。高丽良在高志航纪念墓落成仪式上代表亲属向社会各界致谢。
2010年,吉林省通化市政府对高志航纪念馆进行了修缮,展陈面积增至400平方米,分为少年壮志、志在航空、空军战魂、血洒碧空和深切缅怀5个主体展室。通过文物陈列、场景复原等多种展列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空军将领短暂而光辉的人生历程,弘扬了以高志航为代表的一大批中国空军英烈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勇无畏、奋勇杀敌的战斗作风,教育并激励中华儿女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杭州人民怀念英雄
杭州百姓认为,高志航一生中最辉煌的那段日子在杭州,因此纷纷请愿,希望能将高志航的灵柩迁往杭州安葬。
当时的国民政府研究后认为,死者入土为安,不宜迁葬。不过,为顺应民意,激励民众的抗日斗志,国民政府决定在笕桥机场北边的皋亭山附近建造一座供人们瞻仰、凭吊的烈士陵园,但因战事吃紧、无暇顾及而作罢。
1945年,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后,国民政府恢复中央航校教学工作的同时,着手在笕桥机场北边的皋亭山附近辟地建造了一座烈士陵园,并特意为高志航建造了衣冠冢。
新中国成立后,杭州市人民政府在钱塘江北岸的月轮山坡上,建造了一座气势雄伟的革命烈士纪念馆,将为保家卫国、抗击日寇侵略而英勇牺牲的高志航等英雄的事迹史料陈列展出,以供后人瞻仰、凭吊。
三次婚姻 有喜有忧
高志航从法国牟拉诺高等航空学校毕业归国后,由父母包办与邵文珍结了婚。婚后,二人感情不好,未生育子女。邵文珍是大家闺秀,受进步思想影响,多次要求去学堂读书,但未得到公婆的同意。邵文珍回娘家提起此事,也未得到支持,她一气之下,于1927年在娘家服烟土自杀。
1928年,在内蒙古执行任务期间,高志航认识了苏联姑娘葛莉亚。二人是在商店买东西时认识的,因为葛莉亚只会说俄语和法语,说了半天法语,店员也未听明白她说的是什么,最后高志航帮葛莉亚解了围。从此,二人相识相爱,并结了婚。
当时,中国空军从国外购进了一批飞机。试飞时,操纵杆突然弹出,将高志航的右腿打断了。接骨时,由于医生不负责任,未将碎骨头清除干净,最后导致高志航的右腿肌肉萎缩。见情形不对,葛莉亚到哈尔滨找一位犹太医生给高志航重新治疗。在这位犹太医生的精心治疗和葛莉亚的细心照料下,几个月后,高志航终于恢复了健康,但是右腿比左腿短了1厘米。
高志航带葛莉亚回老家探亲时,家里人见高志航娶了位外国女人吓了一跳。高志航的父母不让他们进门,他们就一直在门口跪着。最后,高志航的家人还是接纳了葛莉亚。后来,得知葛莉亚在高志航受伤住院期间,无微不至地照顾高志航,高志航的母亲感动地说:“没有葛莉亚,就没有高志航。”
(下转A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