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派记者 李伟 文/图
十一运会的口号是“和谐中国、全民全运”,这一理念体现到了这届运动会的方方面面。记者来济南多日,大多数时间在媒体村度过,谨以此为例向读者谈谈感受。
最温馨——
微笑志愿者贴心服务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入住媒体村数日,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就是随处可见的热情的志愿者和他们真诚的微笑。居住区、服务区、村中道路,他们的微笑让整个媒体村沉浸在温馨之中。
十一运会志愿者总人数达20多万人,其中有765人专门在贵宾接待、媒体村、医疗等领域提供服务。他们大多来自济南高校,年龄均在20岁左右。在媒体村,他们的服务内容涉及来宾引导、行李搬运、交通引领、餐厅清洁、房间整理等各个方面。工作之认真、态度之热情让不少记者都感动。
不仅服务热情、微笑真诚,志愿者们还很贴心。比如入住第二天,记者就在房间里发现了一张志愿者手写的便签:尊敬的记者朋友,济南秋季天气早晚温差大,小心着凉,如有需要,我们可以为您加被子。祝身体健康!当天由于忙着写稿,天黑下来记者才去吃饭,走到楼前小径上,一旁挺立值班的志愿者连忙打亮小手电并提醒“小心台阶”,让记者备感温暖。
最人性——
夜宵时间延长到凌晨
住宿、餐饮、银行、超市、邮政、票务、洗衣、图书、通信、休闲……有如此完备的服务项目,媒体村自然给入住的记者带来了极大方便。但硬件的齐全并不是媒体村追求的终极目标,记者陆续入住后,管理者还不断根据“村民”的实际需要进行人性化调整,延长夜宵时间就是最有代表性的举措。
按照媒体村最初印发的服务手册,村里每天的餐饮供应分4次:早餐、中餐、晚餐、夜宵。其中夜宵时间为21时30分——24时。仅仅过了两天,这个时间就调整了。看到老记们大多连轴转地工作,并且“夜猫子”居多,村里把夜宵时间调整为22时30分——次日凌晨1时,早餐、中餐、晚餐时间虽然没变,但在实际操作中也经常延常,都快成了“全天候”服务了。
最和谐——
“宾主”相处互敬互让
一边是“主人”——秉承热诚服务理念、努力展现全运形象和济南形象的媒体村物业管理人员和志愿者,一边是“客人”——以全面报道全运会、宣传新济南为己任的来自全国各地的媒体记者。有着为和谐全运做贡献的共同目标,“主客”之间显得相当和谐,处处互敬互让:听到“主人”问候,“客人”会连忙微笑回应;志愿者进屋收拾房间,记者们多会起身帮忙,并不住答谢;餐厅用餐结束,记者也都主动把餐具端到清理处,以减轻一点志愿者的工作量。记者在想,这样互敬互让的和谐环境和氛围,也应该算是和谐全运的一个缩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