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记者 徐松
本报讯 10月19日上午,郸城县秋渠乡一中三年级2班王老师正在上课时,6名县、乡教育系统领导悄悄从后门进入教室听课,并在课后对王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评分、指出问题。为提升教学水平和课堂质量,该县自即日起开始不定时、不定点、不通知的情况下,对全县展开听课活动。
该县教育体局教研室负责人称,以往,为检验某乡、某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师授课综合水平以及课堂质量等,一般采取听课的方式收集第一手资料。而且,听课之前都预先通知,让各校老师认真准备,发挥所长、倾注所学于课堂。久之,教研人员发现,事先通知的听课,老师们都做得比较好,甚至连班级卫生、学生穿戴都被事先安排得很整齐;而突击检查时顺便到教室里看一看,老师的板书字体、学生的听课纪律、课堂风貌不令人满意。
该县制定随堂听课新办法,即县、乡、校领导听哪个教师的课,不再提前打招呼,而且不定时、不定人、不事先通知;乡、校领导班子成员每人每周随堂听课不少于2节。这样一来,全县万余名任课教师形成了一种“今天县领导可能要来听课”的意识,敞开门上好每节课,倾尽所学传授知识;同时,有些学校相继制定改善课堂风貌的相关措施,提出“把每一节课都上成优质课,把每一节课都上成良心课”的口号,随时接受各级教育系统领导的“检阅”,课后对得起自己的职责、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线索提供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