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完最后一门选考的历史科,我以为,自己就此逃出了“炼狱”,不会再被那冷漠的黑板和满目疮痍的试卷包围。
卑微的分数在30天后通过电话查知,我的种种幻想即刻化为泡沫。我甚至忘记了自己曾为高考兴奋过。
第二天,我不得不重新背起曾经以为可能丢弃的学习资料。
还是那熟悉的院子、教学楼、宿舍,只是很难再找到熟悉的脸庞。站在教学楼前,看着开着的教室的门,我感觉他们在嘲笑我悲哀和黯然的归来。
高四,我开始了再次的备战高考。
为了让自己不再彷徨,为了能找到前进的方向,我对自己的生活规律和习惯开始调整,给自己立下了长期和短期的目标。
我开始慢慢习惯挑灯夜读,慢慢习惯早早起床和其他同学一样大声背诵英语,慢慢习惯很认真地做数学题。
三点一线苦行僧的生活,让我在苍白青春的枯燥与寂寞中挣扎。
这种生活让我抛弃了恋家的念头,改变了盲目的闷学、死学的学习方法;让我学到了在困顿时到操场上打篮球或踢足球,这样的锻炼能调节自己,让自己头脑清晰,思路畅通。
这种生活磨平了我浮躁的心。我不再去看黑板上醒目的倒计时,我知道那些数字只能给自己制造压力。
一年,说来不长,从整个人生看,也就那么弹指一挥。但它也不短,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
已经经历过高三的失败,我不允许自己在高考这关再“兵败滑铁卢”。
高四的高考,我出奇地沉着冷静,跟平常考试一样答题,头脑清晰。因为我已懂得,肩膀上挑的不再只是自己的梦想,还有沉甸甸的期望;因为我已懂得,经过冬的蛰伏,夏天的叶将会撑起一片新的天空。
揭榜的时候,我正帮母亲在玉米地里施肥。得知自己被一所重点大学录取的消息,我哭了,哭得站在一边的母亲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