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李氏面人”风采依旧 市场难寻

2013-12-10 08:31:02 | 来源: 周口晚报
 

李世明和他捏的面人

    □晚报记者 马治卫 杜欣 郭坤 文/图

    第 50站

    鹿邑县贾滩镇

    贾滩镇位于鹿邑县城北12公里处,镇域面积75.5平方公里,辖3个居委会,27个村委会,6.9万亩耕地,6.4万人,南靠涡河,惠济河东西贯穿11个行政村,是个典型的农业镇。

    “八仙过海”立床头,“十二生肖”伴左右,还有“古代将军”及各种“动物”、“花卉”的倾情“捧场”……“李氏面人”传承人李世明在老伴去世后虽然一个人生活,但他的内心并不孤独。因为在他的家中,你能看到用面捏成的古今各色人物及动植物。李世明说,这些都是他的宝贝。

    然而,让人遗憾的是,掌握捏面人绝活的李世明如今不再靠捏面人挣钱了,而是在鹿邑县城摆地摊卖起了日用小百货。为此,我们快走到李世明的老家贾滩镇方庄行政村时,不得不调转车头改变行车方向。按照其家人提供的地址,通过手机地图导航,我们在鹿邑县一高南边的一条不是很宽的商业街上,见到了这位饱经风霜的老人。

    个头不高的李世明,尽管年过七旬,但耳不聋、眼不花,说话声音也响亮。“在本地捏面人卖,还不如做个小生意挣钱。我闺女在县城开超市,我就在她的超市旁边摆个摊儿,卖点儿小百货,一天能挣20多块钱,自己能养活住自己。”一见面,李世明便介绍起自己的情况。李世明说,他不吸烟、不喝酒、不打牌、不赌博,唯一的爱好就是捏面人。

    提起背着箱子走南闯北捏面人的往事,李世明的话音明显高了许多。“过去物质匮乏,文化生活也不丰富,小孩儿的玩具更是少之又少,因此,我捏出的面人很好卖。我去过河北,还到过甘肃的敦煌。敦煌石窟、敦煌壁画很有名,去那里旅游的人多,面人卖得比较好。”

    李世明捏面人的手艺到底有多高?我们在他租住的房子里,见到了他存放的作品。这些作品存放在一个雨布袋里,雨布袋落满灰尘,看样子已有些时日没动了。李世明轻轻地擦掉雨布袋上的灰尘,小心地解开袋上的绳子,慢慢地把面人放到桌子上。那举动,像位年轻母亲在侍候孩子。“弥勒佛捧着肚子”、“吉祥娃娃抱着小金鱼”、“唐僧带着徒儿西行取经” ……栩栩如生的造型,让在场的人禁不住叫绝。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李世明还结合鹿邑老子故里的文化特点,捏出了“老子骑青牛”、“老子讲学”、“老子炼丹”、“老子周游列国”等一系列面塑作品,可谓是用心良苦。

    李世明透露,他还根据小朋友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捏出了奥特曼、光头强、臭狗等动画形象。“捏面人最重要的就是面泥的配方,配方好了才能让面人不褪色、不腐烂,否则面人放半个月就不行了。最难捏的是‘一大一小’,小的要求做工精细,而大的则要掌握好比例,否则容易裂缝……”

    捏面人捏了这么多年,怎么舍得搁下?李世明叹息着说,一是因为年龄大了,走得远了怕儿女担心;再个就是现在文化生活丰富了,小孩儿的玩具也多了,面人越来越不好卖了。为此,李世明一年到头,也只有在春节或者赶庙会时,捏上几天“过过瘾”。不过,让李世明感到骄傲的是,起源于光绪十七年的“李氏面人”,目前已被鹿邑县文化部门确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他的作品还参加了县里组织的非物质文化展演。

    为让祖传的手艺不失传,李世明专门把捏面人的技巧和方法交给了儿子和外甥。“年轻人,想着挣钱哩,他们学会了也没干这一行,都外出打工去了。”李世明说,对孩子的举动,他能理解。理解归理解,但谈起面人的未来,李世明还是禁不住发出叹息声,他担心这一民间艺术有一天会失传。诚然,面人艺术承载着深刻的民俗精神,但在经济日趋发达的今天,都市文明强大的诱惑力使地方民俗文化日益崩溃,市场空间也越来越狭小。如何使面人艺术走出一片新天地,是一个不轻松的话题。

    启亮中学里

    赞启亮

    启亮中学位于贾滩镇桑园村,该校是时任解放军总政歌舞团中国剧院主任的鹿邑籍人士毕启亮捐资建造的。

    1999年,出生于贾滩镇桑园村的毕启亮回到家乡,看到母校贾滩第四中学教学条件亟待改善,毅然决定拿出26.5万元资助该校兴建教学楼。在他的资助下,一栋3层教学楼拔地而起。根据群众意愿,经鹿邑县政府批准,贾滩第四中学更名为启亮中学。

    启亮中学现任校长王军提起毕启亮,称赞不已:毕启亮一直心系家乡,特别关注和支持家乡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十多年前,毕启亮捐资成立了中国鹿邑启亮书画艺术基金会,1999年,捐资建设启亮中学后,又设立启亮艺术中心,为当地培养了一批书画艺术人才。

    2008年,毕启亮突患白血病。在成功实施干细胞移植手术后,他听到了家乡鹿邑县要举办国际老子文化节的消息,心情十分激动,在病榻上给鹿邑县领导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作为一名老子故里人,为家乡近几年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深感鼓舞和欣慰,为家乡将要举办国际老子文化节感到骄傲和自豪。为表达对家乡老子文化开发、老子文化节的关爱和支持,他再次为中国鹿邑启亮书画艺术基金会捐款2万元钱,用于支持家乡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和文化产业的建设。

    贾滩被誉为

    “唢呐之乡”

    贾滩无墨千古画,惠河无语万古琴。农业大镇贾滩还是“唢呐之乡”。该镇现有26个唢呐艺术团、1个老年文化活动娱乐中心、1个群众文化娱乐广场、3支腰鼓队。

    今年63岁的杨廷彬,是“杨氏唢呐文化艺术”第七代传人。据杨廷彬介绍,“杨氏唢呐文化艺术”从清朝中期至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他从6岁开始学习吹唢呐,至今已有57年。为使“杨氏唢呐文化艺术”发扬光大并走向全国,杨廷彬已培训来自安徽、山东等地的学员4500多名。

责任编辑: 李鹤  

 图片新闻  
周口手机报
   
· 部分饭店附加条件才给发票
· 市开发区金海路路灯何时亮起来
· 恶臭垃圾堵大门
· 路遇老人跌倒,你会扶吗?
· 4路公交车为啥让人等30分钟?
· 步行街该管管了
· 和谐周口 关爱生命
· 汽车远光灯,照见了什么?
· 中秋节,网友们最难忘的事儿
 
精华综合
[房产]
周口房地产总经理论坛活动启动
[汽车]
本周末到市体育中心抄底购车
[健康]
北京医管局拟明日挂牌 “酝酿”历时一年多
[考试]
[家电]
“互联网基因的缺乏以及‘体验’的绊倒 ...
[时尚]
看明星如何搭配长靴
[社会]
苏皖浙等地雾霾将消散
[体育]
CBA-广东负新疆赛季两连败
娱乐]
谢霆锋承认与文咏珊“好朋友”
   
   
· 猫头鹰不慎落冰湖 幸运获救搭“顺风船”
· 日本公司推出专供猫喝葡萄酒
· 浙土豪20万购退役坦克参加越野赛
· 澳男童承父业给食人鳄喂食庆生日
· 65名女子5000米高空垂直跳伞创纪录
· 400斤黄金打造“黄金大道”
· 浙江台州惊现两“中国白宫
· 英国老虎动物园内“抢南瓜”迎万圣节
· 英山羊一头彩辫酷似明星受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