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直击
80后晓晨是某报社的美编,貌似很“健康”,但前段时间新出的体检报告上“中度脂肪肝”的诊断让她慌了神。“我这么瘦,这么年轻,怎么就得了脂肪肝!这脂肪肝会演变成肝硬化吗?”不安的晓晨上网搜索后才发现,容易导致脂肪肝的几点原因,她已经占了一大半,熬夜工作、不爱运动、不良饮食习惯,尤其爱吃甜食……如今脂肪肝的发病人群逐渐低龄化,如何才能摆脱脂肪肝?让我们听听专家的建议吧。
脂肪肝
不只是肝脏多点脂肪
形成:肝细胞中脂肪异常堆积
顾名思义,脂肪肝是指脂肪在肝细胞中异常堆积形成的一种疾病,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肝脏脂肪代谢障碍,致使脂类物质的动态调节平衡失调。脂肪异常堆积在肝脏组织细胞内,形成了大大小小的脂肪滴,使肝脏肿大并呈现出黄色。
现状:发病率逐年攀升
脂肪肝在人群中的发生率不断提高。近年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美国成人的脂肪肝患病率已高达34%,75%的肥胖者出现脂肪肝,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比例也高达34%至74%。另有数据显示,近年体重正常儿童的脂肪肝发生率已经由10年前的2.6%增长到5%,肥胖儿童以及2型糖尿病患儿中发生率已高达38%和48%。
危害:可引发各种慢性甚至严重疾病
脂肪肝对人体的影响绝不仅仅是“肝脏多了些脂肪”那么简单。患上轻度脂肪肝后,如果不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控和治疗,对它“听之任之”,那么轻度脂肪肝可逐渐发展为中、重度脂肪肝,患者有可能进一步出现脂肪性肝炎、肝硬化等严重疾病。而危害还不仅仅如此,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脂肪肝与肥胖、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慢性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预防脂肪肝
你需要营养加运动
营养:低脂低碳水化合物膳食
人体临床试验显示,相对于健康人,脂肪肝患者的膳食总能量和饱和脂肪的摄入量更高,而多不饱和脂肪、膳食纤维,以及抗氧化维生素,如维生素C、维生素E等的摄入量较低。所以,无论是为了预防或治疗脂肪肝,都必须在合理安排饮食上下功夫。在控制总能量摄入的基础上,合理调整营养素的比例,增加维生素、微量元素、膳食纤维的摄入,通过降低体重,进而减少脂肪肝的发生。
有研究报道,低脂膳食可以减少肝脏内脂肪的含量,并且可以改善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还有助于肥胖的脂肪性肝炎患者改善肝脏的受损情况。膳食中的碳水化合物对于脂肪肝也存在影响。低碳水化合物膳食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血脂水平,并改善肝脏的炎症情况。
一项针对健康男性的研究显示,高果糖膳食使肝脏脂肪酸合成增长了6倍,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而且血脂水平出现异常。有趣的是,补充鱼油有助于改善血脂紊乱的情况,并使脂肪酸合成出现下降的趋势。
膳食里的不同营养物质也与脂肪肝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氧化应激是单纯性脂肪肝发生并发展成为脂肪性肝炎的关键环节,抗氧化维生素有助于人体抵御氧化损伤并减轻炎症,因此可以发挥保护肝脏的有益作用。补充抗氧化维生素对预防和治疗脂肪性肝炎以及肝纤维化尤为重要。
运动:有氧运动有助于预防和控制脂肪肝
人体的有氧运动能力是反映人体中脂肪氧化燃烧能力的一个关键指标。许多研究显示,有规律地进行运动的人患脂肪肝的概率比较低,而且如果是进行有氧运动,预防和控制脂肪肝的效果会更明显。
运动需要循序渐进,更需要坚持。即便运动没有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让你马上减轻体重,“消灭”脂肪肝,也要坚持下去。因为研究显示,即使运动的强度尚不足以使体重减轻,但是也可以对肝脏脂肪产生影响。在一项长达12年的大型追踪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有氧运动有助于降低死亡风险,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与减少肝脏中的脂肪含量有关。
■答疑解惑
现代脂肪肝的患病人群日趋年轻化,年轻人如何预防脂肪肝?
1.控制热量摄入,减少糖类和甜食。过多的糖类可转变为脂肪,导致肥胖,促进脂肪肝的形成。
2.一日三餐要规律,避免暴饮暴食,少吃快餐、零食和夜宵,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
3.少饮酒,不熬夜。过量的饮酒会引起脂质代谢异常,容易形成酒精肝。
4.坚持适当有氧运动。
5.肥胖者适当减肥有助于降低患病几率,但减重速度不宜过快,最好控制在每周减0.5至1.5千克,避免减重过快对身体造成潜在负面影响。
为什么瘦人也得脂肪肝?
脂肪肝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而造成的疾病,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脂肪肝,如酒精性肝炎或糖尿病等,这几类患者中瘦人较多,还有一些较瘦的人是因遗传因素造成高脂血症和脂肪肝。因此,脂肪肝发病与多种疾病、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和遗传等有关,瘦人同样有可能患上脂肪肝。
对于脂肪肝患者而言,为什么低糖饮食比低脂饮食更重要?
低脂饮食固然对减少脂肪肝的形成有益,但不能单纯低脂饮食;低糖(碳水化合物)饮食也很重要。因为碳水化合物进入人体会迅速转化为血糖,血糖的升高能触发胰岛素分泌,把未燃烧的血糖转化为甘油三酯,将过量的碳水化合物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储存,从而导致体重增加和脂肪堆积,影响脂肪肝患者的康复。
(张良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