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不仅能开拓视野,了解和认识世界,还能满足儿童天然具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哪怕是囫囵吞枣的阅读,也能储备知识。当他们长大或工作时,会发现胃底层,有未来得及消化的丰厚积存,从而大受裨益。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下途径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主动性,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帮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飞跃。
1.营造读书氛围。一方面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站、黑板报、文化墙、校报等,营造多维立体的校园、班级读书氛围。另一方面创设班级读书座右铭,让每个学生都有一份读书计划,给每个学生都建立读书成长册。此外,建立好书交换站,鼓励孩子们好书相互交换看,好书共分享。
2.教师示范引领。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榜样示范对学生产生的影响力远远超过口头号召。因此,教师要率先阅读,写读书体会。学校可以每周设立一节阅读指导课,一节阅读交流课,师生之间展开交流。定期举行“师生读书笔记展评”,促进师生共读,同时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3.搭建交流平台。小学生课外阅读,既渴望有所得,又期望收获外显,得到他人的认可与赞许。定期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课外阅读成果,是催生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重要举措。
4. 激励阅读成效。定期进行班级“读书擂主”评选,如读名著之最、读童话之最、背儿歌之最、背古诗之最、背经典古文之最、写阅读日记之最等。每月根据孩子“读书记录表”中的记录情况,评选出班级和学校的“阅读大王”、“读书之星”等。每学期评出“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给予表彰。当孩子取得成绩时,把好书作为奖品奖励给他。
5. 倡导“亲子共读”。开展“小手牵大手——亲子读书”活动,将家庭引入到热爱图书、享受阅读、热爱母语、享受经典的活动中。在家长会上建议家长每天与孩子一同阅读不少于半小时,每月浏览一本孩子阅读的书籍,和孩子一起讨论书里的人和事,听孩子述说读书的内容和体会,分享他们的读书之乐。
“三分课内,七分课外”, 学语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教给他们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通过课堂之外广泛地阅读,让孩子与优秀的文学作品逐步建立起高度关联,让其中蕴含的丰富营养滋润孩子的心灵,那么,我们的孩子就可以在大量课外阅读中修得一颗博爱而敏感的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