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中筠
本报综合消息 年逾八旬的国际政治及研究专家资中筠,看上去远比实际年龄要小很多。7月17日,她的谦和,她的淡定,以及她那细声细语的演讲,都让座无虚席的香港人感到如痴如醉。
著名作家毕飞宇形容:“资中筠的思想是今天的,但是,她的风度与气质属于‘那个时代’,在今日中国几成绝版。”
话语中带着几分韵律的资中筠说,她此次来香港,不谈深奥的研究课题,只是想谈谈一些常识话题。“也许对某些人来讲,是一些废话,但对另一部分人来说,并非废话。”
资中筠说,近些年发生了许多事情,比如“毒奶粉事件”等等,眼下就有人认为,今人不如古人,人心越来越坏,因此提出要回归传统。还有人感性的用西方的价值观,来衡量我们的所作所为。“其实,善与恶,我个人认为,是个双重性问题。不同的环境,善与恶的关系就会转换。食色性是人的本性,人异于动物,是因为人的大脑发达,因为人有思想。人类的文明发展到现在,就是人的‘胡思乱想’而来。”她认为,人“利己”和占有欲是与生俱来的,当损人时,利己就成了恶。“要想划清界限很难。为了利己而不损人,就必须要自律,要讲道德。除此以外,还要尽可能的去帮助人。”
资中筠强调,其实,全人类发展文明进程中,道德标准基本是一致的,只是表现形式有各自不同的民族特色,“比如,中国人过生日,过去是吃寿桃,现在则是吃蛋糕。我看没什么不好,有的地方做了些改革,蛋糕里放进中国人爱吃的传统食物,不也挺好。” (蔡震)